茂名新闻 茂南新闻 电白新闻 高州新闻 化州新闻 信宜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茂名 > 茂名新闻 > 正文

《点赞茂名》明天举行首发仪式

来源:茂名日报 2019-03-18 07:54   http://www.kcqsx.com/


编者按

花城出版社近日推出的新书《点赞茂名精选集》,是由茂名市政协主编、茂名市委宣传部协编的一部反映茂名历史、人文、风貌的重点著作。全书32万字,大量图片,是茂名市十多位作家和摄影家们的精品力作,内涵丰富,图文并茂。本书编撰者坚守以史为本,不做恣意推测,寻根溯源、严谨考证,走出材料堆,编写出既有新角度有新意,又以史实为依据,文采和个性凸现的原创之作。丛书编撰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时任市委书记李红军详细过问和关心本书编写工作。市委书记许志晖担任本书的编委会主任。初稿完成后,许志晖书记认真审阅,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并提出具体意见和措施,委托市政协黄心强主席负起全责,组织力量把《点赞茂名精选集》修改编撰好,作为茂名市建市六十周年的献礼,与全市人民和广大读者见面。现将该书序文和后记刊发,以飨读者。

序言

高凉礼赞

熊育群

对一座城市,花甲之年实在是年轻,但茂名却是古老的。一个年轻,一个古老,只能说明这个地方发展之快,城市建设之神速!同时,暗示着这个地方发生了大的事情,产生过质的飞跃。

这不由得让人回想建市之初的缘由——油页岩的发现,茂名石化的诞生。一座油城在岭南大地奇迹般崛起,华南地区最大石化基地之一在此建成。

那时,这里还是茂密的森林,亚热带原始杂木混生林郁郁葱葱,到处是榕树、樟树、灰木、白背桐、木香、龙眼树、荔枝树、簕竹、藤……这里,热带亚热带的台风和雨水从大海上袭来,雨水渗入红土地后迅速消失。常常是雷声隆隆,尤其春夏最为猛烈。太阳炙烤下的大地干旱不断。大朵大朵白云在天空移动,它们从大海飘上陆地,在亿万年如斯的台阶地上徜徉……

这片土地发生的又一个奇迹,便是橡胶林的种植。化州、高州、电白,当年是垦荒种植橡胶林的地方。橡胶林只有北纬17度的地方才能种植。为砍伐林莽种植橡胶树,一场有组织的大迁徙出现在高雷地区。1952年的大移民,是一次大规模又神秘的行动,这片土地的命运与人的命运骤然改变!茂名开始与另一批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个迁徙之地,客家人、广府人、福佬人在漫长的岁月里陆续迁移来到这里。人们躲避战祸,带着惶恐的心情上路。而这次大迁徙,奔赴者怀抱的却是一种从没有过的远大理想、宏大抱负和家国情怀,背井离乡的时刻并无伤悲。一队队打着红旗走在路上的农民,男人穿直襟衫大裆裤、牛头短裤,有的光膀子,脖子上搭一条粗布汗巾,戴着草帽。女人穿大襟衫阔裆裤,年长的妇女头上梳髻、插铜簪,姑娘梳长辫。他们挑着小木箱、小藤箱,穿着木屐、打着赤脚或穿着胡志明鞋,个个黑瘦却热情高涨。沿途自己埋锅造饭、昼行夜宿。电白县黄沙水库的10万移民,也加入了农垦行列,重新安家立业。一辆辆牛车拖着小木箱、床板、凳子上路。

理想在那个时代是如此广阔地存在着,它构成了二十世纪特殊年代中国最大的现实。这里至今有建设、胜利、曙光、火星、团结、民富等农场。这是共和国建立之初开天辟地的壮举。这些名字透露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气息。

与油城崛起解了国家缺少石油的燃眉之急一样,橡胶为国家解决的是重要的战备物资之需,打破了冷战开始西方对中国的物资封锁。石油与橡胶都是新中国的稀缺资源。这两样稀缺物竟然都出在茂名!油页岩露天矿从老百姓的“火石”发现线索,旋即投入大规模勘探,油页岩的开发,为新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一座油城茂名也由此诞生。

茂名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她为新中国作出的贡献当然需要铭记。

而今的茂名,橡胶与油页岩都成为了历史,新的奇迹再一次发生,她从一座油城一变而成一座工商业发达、具备现代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城市与现代化滨海绿城,而全球最大荔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水果生产基地也在这里建成。茂名正成为沿海经济带上新的增长极。特别是昔日的露天矿一变而成南方最迷人的大湖好心湖,鲲池天降,一时胜景,好心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岭南大地,变疮痍为渊薮。茂名也像明珠一样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这不夜城五彩斑斓的街市里,我们新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仅有物质的丰盈,文明的生活并不能如期而至,甚至适得其反,变得奢靡、腐朽。精神的因素由此变得弥足珍贵。文明需要继承,人类精神生活不能脱离自己的传统。在世界一日千里的大变革时代,我们更加需要面对地方的人文与历史,面对古老悠久的传统,需要发扬某些精神。

冼夫人对茂名的影响无与伦比。茂名的精神面貌、茂名人的人格养成,离不开冼夫人的塑造。茂名市领导人具有深刻的洞见,提出了“好心茂名”的精神文化追求,这是自冼夫人的箴言“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提炼而成,是一个可以千秋万代延续的人文孕育与人格塑造工程。

茂名有许多的人文历史与名山大川,也一直在影响塑造着茂名人,但毋庸讳言,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时候,对自己这块土地上的人文历史与名山大川开始淡忘了,甚至于漠视。有感于此,茂名市政协与茂名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一批文人,用心挖掘这块土地的人文历史,重新打量这片壮美河山,以名贤、名山、名水、名地、名校、名村六个篇章,来全面梳理推荐,不只是让茂名人知晓自己值得骄傲的人文与自然资源,也希望影响外面更多的人,让他们认知茂名,了解茂名,进而热爱茂名,这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在现代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挖掘与弘扬名贤、名山、名水、名地、名校、名村,这是一种必然。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来路,是我们精神的原色,没有它,或者离开了它,我们就失去了灵魂,我们的心灵就会彷徨,就会飘浮。

茂名曾是南越西瓯之地。西汉是高凉、端溪属地,茂名取名来源于西晋岭南道教先驱潘茂名。对百越族,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岭南的历史有记录的非常少。土著人物成为影响一方能够流传到今天并广为人知的,只有俚僚的部落首领冼夫人。她是南北朝时期高凉大地上出现的一个名震华夏的民族女英雄,被称为巾帼第一人。1400多年前,冼夫人以高凉古城为根据地,调动南越俚、僚各部及岭南六州兵马。这里成了岭南的一个军事、政治指挥中心。

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都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她与高凉太守冯宝联姻,先后平定了高州刺史李迁仕、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叛乱,剪除割据势力番禺俚帅王仲宣。处决了贪官赵讷。岭南的和平、民族的融和、生产的发展,她居功至伟。岭南各族人民都敬奉她为圣母,修建祠庙,代代祭祀。全球冼庙建有2000多座,茂名市有380多座,这里成了海内外冼夫人信众的朝圣地。

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土著们强悍、粗犷、野性,他们朴素浑厚、稚拙天真、不拘法度、自由率性。随着闽南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的汉人从大海和陆地来到这里,他们在这片丘陵起伏的土地上圈地造屋,中原文化开始影响俚僚人。宋代这里开始道教风行,风水堪舆术流行,石敢当、八卦镜、镇符出现在一栋栋房屋中。俚僚接受了道教文化中狗能辟邪的观念,石狗如石敢当一样在吉宅的大门、巷口出现,开始从神坛走向民间生活。

我在罗定凤阳村找到一位南朝时期最早迁入罗定的中原人陈法念,西江南岸、高凉以北地区的僚人都尊其为酋长。在村里我听到了两种语言的泷州歌,其中一种亻能古歌听得懂的人非常少。这是一种土著语言。陈法念无疑是最早把中原的儒家文化带到西江南岸的人。唐末瑶族南迁,明初汉人大量迁入,俚、僚人的身影渐渐淡出。俚僚的退场是因为与汉人的大融合还是往西南的迁徙,或者兼而有之?他们的神秘消失并不为后人所知。他们神奇的文化后人研究得更少。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怀有一种文化优越感,潜意识里把土著文明当作落后的文明,因而认为他们的价值不大。这实在是一种文明中心论、文明等级论作祟。任何文明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文明的多样性要求一视同仁、平等以待。文化沙文主义害人害己。冼夫人就是俚僚人杰出的代表,她能审时度势,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尤其能把握大势,洞悉人心,大事上她从不糊涂,其智慧胜过了天下多少政治家。

这片土地上出土的青铜器、陶罐、铜鼓、石狗雕塑等等,它们并不比中原逊色。硕大铜鼓上精美的云纹雷纹令人震惊。石狗的雕塑率性而作,稚拙可爱,其性情表现艺术可以改写中国雕塑的历史。但是,我们对它们却一无所知。他们的离场,也许只是汉人大量南下的结果。这使得他们的文化成为了弱势的文化,难以立足。

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一天晚上,在化州地界的村庄塘根,我看到了一条火龙,那是无数大红灯笼组成的人流,村民们高举着灯,抬着神像,吹奏着器乐,从村庄的小路上走过。这是乡村游神,村里过“年例”邀请神灵们光临。

茫茫黑暗中一条流动的灯河,颤动、起伏、盘曲,像龙蛇独行,像不可知的世界,神秘之光勾画出大地的肌理。远处的村庄,一团跳跃的灯火迎在村口。点灯相迎的人都是当年家里添了男丁的人家。队伍一到,他们就加入进来。队伍里所有的灯都是这样,来自一个家族里有男孩出生的人家。这也是传宗接代、香火永续的一种仪式。这是表达生命的崇高、神秘,对它膜拜。而在大都市医院出生的生命,他们似乎降到了只有复制的量与代的价值与意义。我悟到了,我正在神灵们的中间,在古老的传统中间。礼炮轰鸣,一朵一朵从远处的树林后面升向天空。我身边,一个巨大的宁姓家族正在团聚……一种久远的幸福感袭过我的全身。我似乎又看到了土著们的生活。尽管村里的人都迁自闽南,但几百年来,他们已与这块红土地的神灵融合到了一起,祖祖辈辈的灵魂化作了四野的尘土,从前遥远的生活依然保留到了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茫茫云开山脉,滔滔鉴江长流,茂名源远流长的历史就像一条奔腾的大河。这里有两种文化与双重历史,百越族的历史还有待撩开其神秘的面纱,汉人的历史沉淀在时光里,等着我们走来。这里隋唐的古荔枝园仍然枝叶婆娑,它曾是大唐进贡荔枝的贡园;信宜的窦州古城和粤西最大的古书院群;宋元造的岭南三大古船“高州船”;明代粤西沿海重要海防要塞“神电卫”;明清广东“下四府”之首的高州府;马鞍坳摩崖石刻、鳌头古驿道、电城“海丝”遗址……它们就像长河上的浪花,折射着人世间的光芒。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茂名,尤其是近几年,在发展方向和城市结构定位上,作了重大调整,提升了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茂名的朝阳产业,千年古港再扬风帆,深水大港筑梦启航。去年的“魅力中国城”竞演中,茂名一举夺冠,名列三十二城之首,这座鲜为人知的南方边城,一时成了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在这场竞演中,茂名亮出了“好心之城”的城市名片,一座油城也从此蜕变为“滨海绿城”。

我曾应邀为茂名作《好心赋》,走近过这条大河,领略过它的丰沛,感受过它的奇奥,观赏过它的浪花,闻到过它神秘的气息,为它而迷醉,因它而获得灵感。我因此而更加热爱这片神奇的红土地。

现在,一套甄选茂名地理山川、历史人文、名胜古迹、风情习俗、发展成就的书就要出来了。这是茂名市政协和市委宣传部共同编写的“点赞茂名”系列丛书。这本《点赞茂名精选集》精心遴选丛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编写者以史料为基础,反映茂名历史人文和社会发展,突出地方特色,乡土性、真实性、文学性、可读性、收藏性相统一,是一部粤西代表性地方文献与旅游笔记,内涵丰厚,不可多得。这无疑是茂名建市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在此,我由衷地表示祝贺,也隆重地向读者们推荐。

是为序。

2018年12月

后记

“点赞茂名”是个好点子、好创意。

诱发编写这本书的动因来自市政协黄心强主席的提议。一次他与市政协的章宁等同志到基层调研时,聊起了这个话题。他认为茂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那么多好山好水,人文底蕴深厚,又有冼夫人、潘茂名这样的历史名人,尤其近几年茂名的发展如此之快,变化如此之大,何不来个“点赞茂名”,让更多的人知道茂名、了解茂名,为茂名加快发展凝聚正能量,便萌发了编写这本书的想法。经请示市委同意,由市政协牵头、市委宣传部协助,组织力量着手编写了这本书。

“点赞茂名”的初衷是一套丛书,共六卷,即“名贤篇”“名山篇”“名水篇”“名地篇”“名校篇”“名村篇”。2015年底,这项工作已展开,市政协安排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牵头,通过组织各区、县级市政协、有关单位及文史专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搜集资料,为后期的创作编写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线索。真正进入创作阶段是2018年五六月间,由十几位本土作家进行实地采风和原创,短短三个多月里,作家们日夜劳顿,创作颇丰,提交原创作品达32万多字。

这本厚厚的文稿,每一页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每一篇都是他们真诚构架起来的精神家园,因为,每一位作者,都不是闭门造车,书斋写作,而是根据所定的主题,深入实地采风,访对象,寻线索,认真考证挖掘,严谨行文,仔细推敲,尽可能做到语有出处、事有实例、尊重史实。

本书是“点赞茂名”丛书精选结集,是在丛书大框架的基础上,从“六名”总篇目中,由主持编撰丛书的茂名市政协和茂名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专家们,精心筛选出来的篇目和内容,邀请花城出版社社长詹秀敏、副社长蔡彬,以及本书责任编辑许泽红等,参与讨论确立本书的定位和出版事宜。

丛书编撰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时任市委书记李红军详细过问和关心本书编写工作。市委书记许志晖担任本书的编委会主任。初稿完成后,许志晖书记认真审阅,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并提出具体意见和措施,让黄心强主席负起全责,组织力量把《点赞茂名精选集》修改编撰好,作为茂名市建市六十周年的献礼,与全市人民和广大读者见面。这是主政者对茂名最好的“点赞”,对茂名这片土地最诚挚的热爱和最深情的讴歌。

在编撰此书过程中,我们常常被一种精神所感动,这就是茂名这座城市的“好心精神”。从丛书的组织者到编撰者,包括中间的服务环节,“好心精神”都贯穿始终。组织者摒弃个人偏见,客观而全面地征求意见和采纳建议,不偏听,不偏信,不偏颇,坚持本书初衷和立场,坚持原则和公正,站在历史高度和现实意义角度,去审视采纳入选篇目和作品。编撰者坚守以史为本,不做恣意推测,寻根溯源、严谨考证,走出材料堆,编写出既有新角度有新意,又以史实为依据,文采和个性凸现的原创之作。

回想起这几个月里的编撰过程,这个临时组成的编撰机构,从领导组织者到执行者,都是本着一颗好心、真心、诚心,去各施其责,认真对待,把这件事情做好,舍弃个人得失,甚至放弃节假日,与时俱进,争分夺秒,如期拿出初稿。初稿完成后,总统稿人张慧谋和作者通过多方听取意见,反复修改,最终编成此书。从完成的大量文字,还有从实地实景拍摄下来的大量图片,到筛选编辑过程,都融入了每一位参与者的时间和心血。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张海为本书题写书名,广东省文学院院长熊育群拨冗作序,本市专家学者、文史专员,各区、县级市党委、政府、政协及市直有关单位和出版部门,给予本书编撰及出版工作宝贵意见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对他们的诚心和付出,深表谢意!

关于本书的几个要点,在此予以说明:

1.本书非史籍,只借古通今,以史为据,对一些不确定、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不下结论,不做探讨,只引申或借用。书中有少数图片因年代久远,难以查明出处。若有疑问,请读者与编者联系。

2.本书风格,是根据花城出版社建议的编撰方向而定位的,不偏重写史,不做游记散文,不介入小我意识,结合当下,以史为据,编一本文笔清新、图文并茂、可收藏阅读的好书给读者。另外,本书结合茂名当前的发展书写,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大主题,凸显茂名的历史地位、人物作用、发展优势和建设成果。

3.关于各个篇章的文章排序,“名贤篇”是以人物出生年代依次而列,其他篇章则是以其所在的区、县级市在市里的惯例(即茂南区电白区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来排列。

此书在编撰过程中,尽管我们竭力而为,错漏偏差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见谅。

点赞茂名,是点亮读者内心的一盏灯。

有光的地方,就有爱,有温度,有未来。

但愿《点赞茂名精选集》成为您心中的一束光,恒久照耀,永爱茂名。

编者

2018年11月18日

新闻推荐

茂名石油分公司举办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系列活动 四招教你识别劣质油品

加油员让市民检查加油机流量计封条。茂名晚报通讯员马国虬摄茂名晚报讯记者柯泽彪通讯员李叶霞马国虬加油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点赞茂名》明天举行首发仪式)


 
频道推荐
  • 志愿者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
  • 捡垃圾挑战赛,你敢应战吗? 由市公安局新闻中心发起 已有15个单位应战
  • 茂名市国家安全教育展引得无数市民入场参观
  • 茂名地区首家省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落户高州 在群众“家门口”开通救心“高速路”
  • 第15场! 茂南公安文茂南公安文艺轻骑小分队艺轻骑小分队昨又为师生群众送法送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