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宴修
低山陂是我过去十分熟悉的地方,离金塘镇只有几公里,低山河的源头就是由高州金山的陈垌流经我的家乡五联、白土才到低山的,然后汇入白沙河。
记得我读中学时曾路过低山陂,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在金塘工作时,路过低山陂的次数就更多了。公路桥从陂面上而过,水陂是用石头砌的鱼鳞状的斜陂,陂长30多米,宽42米,落差是5米左右,陂上的水常年不停地哗哗地流着。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陂面河上的莲藕,夏日荷叶碧绿茂盛,一朵朵鲜艳的荷花高洁美丽,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成为我们这一带农村少见的美景。但上个世纪80年代后,由于河面上长满了水浮莲,这个有害的外来植物大量繁殖,使美丽的荷塘变成了乌黑的水浮莲塘,河床淤塞,再也很难看到荷花了,低山陂的美好记忆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忘了。
去年就听说低山陂通过改造,变成了茂南区一个靓丽的新农村建设的景点,吸引着不少人前去参观游玩。最近我利用探亲戚的机会,专门前往低山陂看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使我感叹,变化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是我原先想不到的。
水陂旁矗立着一块巨石,上刻有“低山陂”三个字,十分醒目。河面上的水浮莲清理干净了,河床清淤了,河水清洁了,河堤进行了维修加固,两边加固了透水透气的挡土墙,铺设了一公里多的方便人们观景的木栈道,还安装了精致的护栏,河上建起了两座小桥,其中小巧玲珑的九曲桥更是小河上一道独特的景观。旁边还建有凉亭、钓鱼台、小广场、河心小岛等,小巧别致,很有特色。河堤上还种上了各色的花木,现在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鲜红的簕杜鹃争相竞放,花树掩映,引人入胜,吸引着不少人在花丛中照相留念。水陂的右下角,建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大水车,在水流的冲动下不停地转动着。当然这只是一个景观,车水只是让人看的。这么大的水车,在茂名地区还不多见,我们还在这大水车前留影呢。
在我印象中,这大水车的位置,过去曾是一个水轮机碾米站。因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还未用上电,当年低山大队就利用这陂头落差大的特点,在这里建起了水轮泵碾米站。据说当年金塘粮所的很多大米都是运来这里加工的,直到1969年农村通电后这个水轮机厂才拆除。现在在此建大水车,作为一道水乡景观,也挺好的。低山陂现在就是一个水上乡村公园,建得高雅大方,很有气派,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又一个好去处。
据有关史料记载,低山陂是一个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水陂,据说是低山江氏的三世祖先发动村民,从几公里外的二十四岭采挖石头,用独轮手推车运回,修建了这座水陂,目的是为了解决低山垌600多亩农田的用水问题,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了,应该是茂南区乃至整个茂名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村上有老人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这里未建起公路桥,汽车和行人都是从水陂上通过的,通过多年的磨损,低山陂只是降低了十几厘米,可见这古陂的质量有多好。我们站在水陂往东南角的公路看,路旁有个三层高八角形的砖石结构的古塔叫焕文塔,相传是清同治九年,低山村江氏祖先牵头修建的,至今也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当年建焕文塔是为了镇水害和焕发低山村多出人才。现在低山陂和焕文塔都已被茂南区列为不可转移文物名录。
那天我们在这里参观游览时,也看到好些游客在此游玩。昔日的一个旧水陂,如今建设得这样美丽,形成了一幅古陂、古塔和农村新楼房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实为难得。行走在这风景如画的河畔上,春风扑面,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该村的党支部书记江正飞是我中学时的同学,他告诉我,每到双休日,这里都吸引不少人前来游玩,平时金塘圩的一些青年人晚上也来这里玩,在栈道上散步、谈情说爱。村里的很多妇女晚上都涌到河边广场跳舞,气氛十分热烈、融洽。一些钓友节假日也喜欢来这里钓鱼。那天我们就见到一对老夫妇在河里网鱼,据说前两天他们在河里捉了一条4斤多重的鲤鱼,可见这里还真的是垂钓的好地方。
看着眼前的乡村美景,令我很有感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愿有更多的乡村像低山陂一样,通过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来一个质的飞跃,人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生活多姿多彩,品位不断提高,活出潇洒,活出幸福。愿茂名涌现出更多更美的新农村建设典型。
新闻推荐
茂南消委会去年受理投诉举报2133宗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5.65万元
记者周燕红通讯员柯玮琦本报讯今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昨天记者从茂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