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村景观塘。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国汉 摄
近日,记者走进电白区水东街道彭村看到,原先臭气难闻的旱厕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卫生的移动公厕;违建房屋被夷为平地,村中视野变得开阔;曾经尘土飞扬的村道,如今已铺上水泥,宽敞整洁;曾经“脏乱差”的摆卖区,升级改造后环境卫生、秩序井然;曾经的“污水塘”,整治后成了村中一景……
环境面貌一新村民幸福感增强
彭村村委会由七条自然村组成,共划分为1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900多人,其中党员80余人。在创卫开始阶段,彭村多条道路未硬底化,村民房前屋后杂物众多,乱搭乱建等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村中的摆卖区及一片“污水塘”,曾对周边村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如今,彭村的各条主干道都进行了硬底化,村道两旁还种上了三角梅,当下时节三角梅花开正艳,一阵风吹过,花儿摆动着身躯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致意。“以前这里都没有硬底化,一辆摩托车经过周边都尘土飞扬,现在都变好了。”一村民对记者说。在彭村的各显眼位置,均设置了创文、创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栏、宣传标语,十分醒目,营造出浓厚的创卫宣传氛围。
记者来到彭村摆卖区,只见有多名包联单位的志愿者正在摆卖区内打扫卫生,清扫垃圾、清理杂物,大家干劲十足,摆卖区按照蔬菜、水产、鲜肉等分区明晰,台面、地板均十分整洁。在摆卖区附近的小广场上放置了两个移动厕所,厕所内干净卫生。据了解,该处原先是当地村民违建的旱厕,后在创卫过程中依法进行拆除,放上了移动公厕方便买菜群众。
党员干部带头村民齐参与
据彭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吴志明介绍,在创卫前期,彭村曾被创卫专家作为反面案例在全市的创卫培训会议中讲解,还被媒体频繁曝光创卫黑点。为彻底改变彭村的落后局面,电白区委副书记、区长谭剑锋主动挂点包联该村,多次到村中调研,切实解决该村的重点、难点问题,发动干部群众全力推动创卫工作。
充分认识到村中的不足后,彭村村委干部和包联单位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认真落实创卫工作方案和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在薄弱环节持续发力。发挥村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逐户做宣传,大力做好村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村民逐步养成讲文明、注重卫生清洁的习惯;村委干部和包联单位干部、相关职能部门等对村内卫生清洁、乱停乱放、乱摆乱卖等“脏乱差”情况进行全面整治,积极引导村民做好“门前三包”;村委干部还到村辖区内开展病媒巡査,入户劝导居民群众圈养家禽,清理堆积垃圾杂物,做好病媒消杀清洁等;加快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加快村道路硬底化建设等;建立健全完善机制,坚持好村内卫生保洁工作,确保创卫工作得到长效保持。
吴志明介绍,彭村村委会目前已完成道路硬底化约1.6公里,拆除危房超20户,安装大量排污水管,实现排水渠由明改暗,生产、生活堆积垃圾如今已实现日产日清,清理了大面积闲置地杂草、乱堆乱放杂物等,使村内变得平坦开阔,还建成了健身广场,配备多种健身器材,使村民在茶余饭后有悠闲娱乐的好去处。接下来,该村将继续探索长效机制,巩固前期创卫成果。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琴
新闻推荐
记者杨珮珮通讯员于兵万本报讯近日,电白区检察院得知那笈村的3户独居五保老人遇到生活难题,立即采取措施为他们购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