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点滴沉淀,茂名荔枝成为世界之最
茂名市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1996年在全国“中华之最”评选活动中,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茂名水果中,荔枝发展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然而,茂名荔枝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点滴沉淀。
1964年以前,茂名荔枝大多数为农民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自产自用。目前留下来的老荔枝林一般为大户人家的小园子,产品也为大户人家自己食用,或作为赠送亲戚朋友的礼物。1949年,茂名和四县(即现在茂名所辖和代管的电白、高州、化州、信宜)荔枝种植面积5886亩,产量637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由于土地革命和“大跃进”,农民主要抓粮食生产,荔枝发展较慢,面积和产量都没有多大的增加。
1963年茂名和四县农村陆续落实“定户到田,责任到人”的包田到户政策,1964年各地粮食丰收,农民在种粮之余开始开山种植荔枝。1965年茂名和四县的荔枝种植面积大增,由1964年9991.5亩增加到33915亩,增长了239.44%,并首次突破了万亩大关。然而,直到1985年,全市荔枝面积仅43302亩。
虽然发展零星、徘徊,但荔枝在茂名人心中有着非一般的意义。以前,茂名各地群众每迁到一个新的地方居住,都会在屋子附近种上一些荔枝树。随着荔枝树的增加,那一带居住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因而出现了许多以荔枝命名的村庄。茂名市水果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刘付峤在谈及茂名市荔枝发展时,提到了茂名在谷歌地图上可搜到的荔枝村一共有129条。“这些村子,有叫荔枝塘村、荔枝园村、荔枝尾村、荔枝山村、荔枝角村等等,并分布在茂名市的各区、县级市。由此可见,茂名荔枝不但历史悠久,种植普遍,而且农民特别钟爱,所以才有这么多以"荔枝"命名的村庄。”刘付峤说。
茂名荔枝大发展从1986年开始,到2002年达到高峰177.22万亩,比1985年的4.33万亩增加了172.89万亩。17年间平均每年新增种植荔枝面积10.17万亩,全市90%的乡镇种植荔枝,高州、电白、茂南三地交界40多个镇连片种植百万亩荔枝,成为世界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茂名荔枝约占广东1/2,中国1/4,世界1/5。
荔枝兴,百业旺
早在1983年开始,茂名出口荔枝80吨到香港澳门,以后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1998年茂名荔枝总出口200吨。自2000年首次出口美国,茂名荔枝打入国际市场至今已20年。2004年,茂名荔枝作为中国的首批荔枝出口到澳大利亚。目前茂名荔枝已远销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荷兰、法国、俄罗斯、阿联酋、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一颗产自茂名,这可不是开玩笑。
刘付峤回忆道:“1984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实施"山上茂名"工程发展规划,号召广大群众开山种植荔枝。1985年茂名市农业局在电白县羊角镇创办了茂名市荔枝良种场,市领导挂点办荔枝场,大大推动了荔枝产业的发展。1987年,茂名市直有关单位和电白县委、县政府所有机关单位集中在电白县大衙镇大办荔枝生产示范基地,高州、化州、信宜的政府也纷纷发动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带头办果场,推动了茂名荔枝产业的快速发展。”
1993至1998年六年间,茂名荔枝产地平均收购价每公斤11.3-16.5元,实现了茂名荔枝一业兴,带动百业旺。荔枝的生产和销售带动农资销售业、养蜂业、编织业、包装业、制冰业、劳务业、运输业、公路业、饮食业、旅业、旅游业、电信业等相关产业每年增加产值30多亿元。“每当荔枝上市,到处都可以看见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大批车辆和客商蜂拥到茂名运销荔枝。每天凌晨四点,果农便开始采摘、打包,人挨着人,车挨着车,好不热闹。”刘付峤说。
2018年开始,茂名荔枝更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加大“云上荔枝”营销力度,打造中国荔枝地方名片
2018年,以荔枝为主导产业,获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田园综合体等国家级园区,标志着茂名荔枝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茂名地区的荔枝主要品种有黑叶、白腊、白糖罂、妃子笑、桂味、三月红、糯米糍、鉴江红糯等8种。近年来,茂名致力于品种改良和果园改造,将部分黑叶、白腊改为早熟白糖罂和妃子笑,部分换种为晚熟桂味和糯米糍。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130多万亩,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合理。现在茂名正在稳步推进全球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世界荔枝交易集散中心、荔枝标准化示范园等重点工程。
郭柳纤说:“目前,茂名荔枝的销售模式已向移动互联网延伸,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更加紧密的购销关系和长效产销对接机制,在打造中国荔枝地方名片方面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对此,她建议,今后要加大“云上荔枝”的营销力度,多平台、多角度、多渠道地推出短视频+软文+文旅融合+带动荔枝销售,形成环环相扣、多方协作的营销矩阵。市政府主导、乡镇配合,组织力量拍摄短视频精品,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把以乡镇旅游+荔枝为内容的短视频大量投放网络平台,鼓励“网红产品”加大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力度;重视在央广网、人民网、光明、腾讯、新浪、搜狐、凤凰等知名媒体的软文推广,多角度展现荔枝文化的广度和深度,集中塑造代表荔枝文化的文创品牌;多点成网,以网带面,全方位营销茂名荔枝,使之成为新乡村、新亮点、新品牌。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最近,信宜市思贺镇横垌五保户吕国荣家不小心发生火灾,厨房被火烧掉了,没有了做饭的地方。事故发生后,横垌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