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 记者池榕通讯员陈严仅有初中文化的信宜男子黄某冒充记者,以帮忙解决纠纷、办理取保候审等为由,先后诈骗被害人13万多元。近日,信宜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黄某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2000元;对黄某诈骗所得的136100元予以追缴,退赔给8名被害人。
案件回放
今年55岁的黄某,是信宜市某镇村民。2016年,黄某萌生了利用“记者”身份发财的念头,为方便诈骗,伪造了“新闻记者证”“廉政调研证”等多种证件。2016年5月,信宜市妇女张某在丈夫去世之后,与丈夫的兄弟发生土地纠纷。张某到该市城区一律师事务所咨询相关法律问题时,与黄某相遇。黄某了解张某的情况后,便向张某谎称自己是南方日报属下的法制网记者,有能力帮张某解决土地纠纷,但是需要5000元活动经费。张某表示同意,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知黄某。几天后,黄某主动联系张某,向张某保证可以帮助其解决土地纠纷。张某信以为真,交给黄某5000元。黄某拿到钱后,并没有用于帮张某办理土地纠纷,而是用于其个人生活开支。
行骗得手让黄某沾沾自喜,他的贪欲也更加膨胀。2018年6月,陈某在自己经营的信宜市某镇一处农场认识黄某。黄某向陈某谎称自己是南方日报社的记者,同时是广东省的廉政调研员。两人互相认识后,不时有交往。之后,陈某的儿子因吸毒被信宜市公安局查获并关押在戒毒所。陈某为帮儿子办理取保候审,就联系黄某,问黄某是否有能力帮忙办理取保候审。黄某当即承诺有能力办理,但提出需要10000元来疏通关系。陈某救子心切,就同意了黄某的要求,之后通过微信转账10000元给黄某。5天后,黄某以事情复杂为由,要求陈某再付5000元,于是,陈某再次转账5000元给黄某。后来由于黄某迟迟没有为陈某办妥其儿子的取保候审的手续,陈某多次追问,但黄某以各种理由推诿,也没有将钱退回给陈某。
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黄某用“新闻记者”的身份,以帮忙解决纠纷、办理取保候审、办理小孩入学等为借口,骗取8名被害人共136100元。被害人知情后报警,黄某被警方抓获。检察机关以黄某犯诈骗罪,向信宜法院提起公诉。
信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黄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其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法院予以支持。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依法判处黄某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2000元;对黄某诈骗所得的136100元予以追缴,退赔给8名被害人。
法官寄语
该案的承办法官吴明表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新闻记者的信任,并利用被害人的心理需求,冒充记者进行诈骗,不仅严重损害了新闻机构和记者的形象,更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为此,法官告诫大家,要时刻警惕这种诈骗行为,不要轻信社会人员所谓的“有关系”“有门路”“有特权”,应当通过正当的途径办事,切莫贪走捷径,慎防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替考驾照 考生“枪手”均获刑 法官说法:代替考试罪是双向追责
茂名晚报讯记者池榕通讯员陈严湖南女子阿洁为通过机动车驾驶考试,竟找人替考,考生和替考人、居间介绍人均因触犯法律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