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诺
本报讯去年以来,信宜市财政系统直面宏观经济下行严峻形势,全力落实信宜市委市政府"1+2+6"工作部署,苦练内功,打好“加减保”组合拳,一举扭转了财政工作被动局面,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信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在2019年全国财政管理绩效考核中,信宜市财政局荣获广东省第二名的优秀成绩。
“加民生”。优先落实“三保”支出措施。一是“保工资”,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全市公职人员、教师工资福利;二是“保运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理念,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运转经费需求;三是“保民生”,积极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受疫情影响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实施临时救助,认真落实疫情补贴政策,促进社会就业逐渐恢复正常。
“减税费”。该市通过降低企业增值税税率、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全面释放个税改革红利等系列“放水养鱼”措施,减税降费2.23亿元。进一步减轻了该市中小微企业及居民的税负,降低市场主体负担、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全面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稳定和改善发展预期,促进稳增长、稳就业,有效地增强市场活力,为今后继续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提供扎实基础,实现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的良性循环。
“保重点”。为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力盘活资产资金,该市主动跟踪研究国家债务管理政策变动趋势,提前谋划、主动介入。目前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收入58.2亿元、新增发行地方债券10.5亿元,大力支持该市交通设施、城市升级改造、土地收储和开发等项目工程建设。推动该市“一园四区”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切实保障云茂高速、玉都快速干线、环东大道、育才路、一河两岸南延段、站前大道等城市骨干路网,以及县道乡道改造升级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城区扩容提质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的需求。
新闻推荐
信宜市3条少数民族聚居村实现道路硬底化 共同建设致富路 一起携手奔小康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施工人员在修筑钱排镇云开村小垌笃村水泥路。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柯诗华李颜东通讯员梁大夏韦伟“以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