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江毅发言。
图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开绵作专题报告。
图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发言。
图四、北部湾城市(茂名-南宁)农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现场。
图五、北部湾城市(茂名-钦州)农业(菠萝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现场。
本报讯 当前北部湾城市群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怎么样的?现代农业产业如何科技创新发展?在昨日上午的北部湾现代农业产业大会上,来自学界专家和业界大咖热议北部湾城市群农业产业发展,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北部湾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提出更多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助力建设北部湾现代农业发展集聚区。现场干货频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开绵在《强化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热带农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热带农业是广大贫困热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是国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人民冬季的菜篮子和果盘子,也是我国农业生产重要的种子库。他对我国热带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几点预测:热带农业生产将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各类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力度将加大;产业发展方式将面临根本改变;以休闲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热带农业的功能将极大拓展以及热带农业走出去的发展需求迫切。面对农产品价格下行,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资源环境束缚的发展不利处境,他提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现代热带农业发展的观点。通过推动热带经济作物科技创新、构建南繁育种技术体系、提高热区粮食生产水平、开发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以及加快特色热带畜牧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加快现代热带农业发展。
北部湾地区荔枝品种结构同质化严重,熟期非常集中,销售压力巨大,极易出现“果贱伤农”,对此,华南农业大学果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教授提出,应当注意品种的区域布局,尽量避免品种单一化;要高标准建设好两种采穗圃和示范展示园;组织和建设好专业服务队,做好荔枝高接换种工作;抓好高接后的栽培管理工作,使高接换种园尽快产生产业经济效益;做好品牌建设,流通营销等工作。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卢迈新指出,罗非鱼产业在淡水养殖品种中占据重要地位,2019年北部湾城市群(茂名、湛江、海口、钦州、北海)罗非鱼养殖产量52.75万T,占全国产量的1/3、占世界产量的1/10,是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养殖优势区域和出口加工基地。对于如何发挥好北部湾城市群罗非鱼产业竞争力,他建议,加强北部湾城市群罗非鱼产业合作,整合已有优质资源,引导促进罗非鱼企业“抱团出海”,避免“单打独斗”,积极拓展和占领国外罗非鱼市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如建设“吊水”暂养示范基地,“咸化吊养”基地,“脆肉罗非鱼”养殖,生产质优价高的高端产品;推进罗非鱼品牌维护与推广,举办罗非鱼品牌推介现场会,建设罗非鱼专卖店,通过电视、报纸书刊,网红、短视频等新媒体新手段,加大罗非鱼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搭建平台,聚集资源,推动罗非鱼育种、养殖、产品创新,提升全产业链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罗非鱼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广西农业专家、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纪素峰以“用数据定义好水果”为主题进行阐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他说,从上游生产到中下游流通,再到销售终端,农业将因为大数据而变得不同。借助大数据,从靠天吃饭向科学管理转变,科技会让农业更美好。纪素峰结合自己管理果园的经验,以沃柑种植为例,分享心得。如在果园建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通过园区安防视频系统和病虫监控系统,做好安全防护和绿色植保工作。把果园的每一棵果树的单独编号,做好“身份证”,有GPS坐标定位,把果树的种植生长状况、巡检记录等各种信息与航拍实景结合起来,工作人员可随时查看当前果树状态,这样的操作为工作人员精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提供了依据,让种植变得越来越便利,还能推动“农业数字”向“数字农业”转型。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国汉摄
新闻推荐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户梁家洪砸400多万元,耗时2年建立半自动化孵化平台 孵出“标准”虾苗不愁卖
梁家洪展示在半自动化孵化中心孵化出的虾苗。受访者供图在东升镇沥心村养殖澳洲淡水龙虾的梁家洪,搭建的半自动化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