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逐渐被市民接受茂名晚报记者邹艳摄
2、一些市民喜欢步行出行茂名晚报记者邹艳摄
茂名晚报讯记者邹艳 随着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等节俭环保的消费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许多市民开始践行绿色消费,各类直营店、网络购物尤为火爆,减少中间商环节进而减少购物成本的节俭消费模式颇受不少市民青睐。这种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消费行为改变着许多市民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并日渐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绿色环保消费备受青睐
记者走访发现,叫外卖或者出外就餐时适度点餐、餐后剩菜打包、去超市购物随身携带环保购物袋等绿色低碳行为已成为许多市民的自觉行动。同时,一些节能灯、节水马桶等家居用品以及绿色新能源车、小排量汽车受到越来越多市民青睐。
记者随机采访了17名市民,有5名受访市民表示愿意购买或者交换二手闲置物品,有3名受访市民表示愿意改造废旧物品进行二次利用,有9名受访市民表示愿意身体力行做一个关心生态环境、不过度消费的绿色消费者。
“我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注意节俭环保,并将这些点点滴滴的绿色生活细节变成了一种习惯,就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成为一种习惯。”“80后”吴女士告诉记者,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已经融入她的生活中,她家里现在所使用的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她都选择购买有节能环保认证标志的、夏天开空调时会调到26℃、将洗手洗脸洗衣服水都回收用来冲厕所、日常出行常乘坐公交车或步行等等。“节能环保就是应该从每个人、每件小事做起。”她说。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餐饮店,发现打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遇到吃不完的饭菜,年轻人也会选择打包。一些受访市民表示,如果叫外卖或者出外就餐时他们都会选择信誉度比较好的餐饮店,并按需点餐,以免造成铺张浪费。
记者了解到,绿色食品消费已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新追求。记者在各大超市商场里,看到一些品牌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受到许多市民的热捧。
节能家居产品成消费主流
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在购买家居用品时,往往会把产品的环保节能指标作为重要的选择条件。
在市区各大超市、商场的家电专柜,记者看到贴有低能效、低碳、环保标识的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比较热销。在一家商场家电专柜,市民谭先生正在选购家电。他告诉记者,他新购买的房子近期已装修完毕,其装修房子都使用了环保型建材。他现在准备为新居选购家电,仍然考虑节能、低碳、环保等性能指标作为选择的关键因素。“虽然环保产品比普通产品要贵一点,但从长远看,其实是省钱了。”他说。
记者走访了市区装修材料市场,发现不少商家频频打出低碳环保牌,低碳环保地板、低碳环保瓷砖、低碳环保装修等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我宁愿多花一些钱,也要选择一个更绿色、更环保的产品,这样对家人的健康有好处。”正在购买装修建材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选择建材的标准必须是环保的。
记者在京东、国美等网购平台上搜索发现,消费者在苏宁、国美、京东等电商购买节能家电可以获得节能补贴。这些电商都清楚地标注出在线销售的产品是否可以参与节能补贴,并且有专门的链接介绍节能补贴政策细节和享受节能补贴前提下的购物流程,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市民,他们均认为对于同一款产品,价格是选择产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面对节能补贴和低价促销中,当然谁的价格便宜就买谁家的。
此外,记者还发现,如今,外观时尚、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实用、经济、高质量的代步工具,已逐渐被不少市民接受。
新闻推荐
昨日,记者在市区钟鼓西路看到,该路段的“好心绿道”已建成投入使用,市民又多了一个健康徒步、休闲的好去处。据了解,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