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茂名 今日茂南 今日电白 今日高州 今日化州 今日信宜
新岭南 > 广东 > 茂名 > 今日茂名 > 正文

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来源:茂名日报 2020-12-29 08:06   http://www.kcqsx.com/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为当前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是重要举措之一。《纲要》指出,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增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原则。那么,应该从哪些着力点下功夫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呢?

要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宪法实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法律保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宪法实施,必须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监督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落实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和推进宪法实施的具体实践中。同时,也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尤其要从青少年抓起,让人民群众真诚地信仰宪法,发自内心地拥护宪法。

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升社会法治水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衰。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前提。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方面,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此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也要多途径地加强法治意识的教育与普及。例如可坚持“以案释法”,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技术进行法治宣传。因地制宜开展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重视高校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法治教育网络。

要健全普法责任制,增强普法实效。普法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普法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律知识得以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法治信念与法律意识,并将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转化为法治秩序,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目标。因此,必须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案(事)件依法处理的过程变成普法公开课。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注重加强对诉讼参与人、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

要培育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恪守法治原则,注重对法治理念、法治思维的培育,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熏陶作用,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也需通过激活传统文化法治基因、优化普法供给以培育契约精神、融合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培育核心价值观以践行法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来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作者单位:茂名市委党校)

宋秀波

新闻推荐

与市民一同见证南海岛加速发展建设成果 专访茂名华侨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久浩

本报记者何宁在茂名市第七届全民健身徒步节,记者看到央企茂名华侨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徒步方阵站立在人群中,他们穿着整...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