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记者梁奈通讯员邱少梅 近日,电白法院七迳人民法庭联合七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高效调解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和平解决双方争端,成功将案件化解在诉前,助力当事人“零成本”快速获赔。
2021年3月24日,69岁老妇谢某在七迳镇某人行道上行走时,被某路桥公司施工期间留下来未及时移走的铁条绊倒受伤,后送医治疗,并花去医疗费4万余元。住院期间,因无力支付医疗费,谢某及家属与该公司对赔偿事宜进行协商未果,产生纠纷。
七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这一案件后,向七迳法庭发起联调申请。七迳法庭遂联合委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在该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进行调解。
调解前,法官先向委员会的调解员详细了解案件经过,厘清双方法律关系,梳理双方争议焦点。调解时,法官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诉求,从法律角度和情理层面,耐心细致对当事人释法析理。然而,双方一开始就剑拔弩张,对责任划分分歧过大,无法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法官见此,遂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别向双方释明法律利害关系,阐明走正常诉讼程序需承担诉讼费等额外开支,起诉、开庭到判决生效耗时较长,赔偿款给付也需延迟等等。经过法官及调解员的努力劝说,双方最终放下成见,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在该起事故中,谢某承担20%责任,某公司承担80%责任;扣除先期垫付的7200元医疗费,某公司尚应支付54800元赔偿款给谢某;某公司赔偿后,双方就本次事故产生的权利义务完全终止。委员会当场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双方签字确认。
调解后第二天,该公司就前往医院结清了谢某的医疗费,并将剩余款项一次性支付完毕给谢某。至此,该起原本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还需要当事人花费诉讼费的案件,在“法官+人民调解员”诉前解纷模式下,当事人从事故发生到获得赔偿款不足一个月,且无需支付任何案件费用,“零成本”快速获赔,省时、省力、省心、省钱。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电白法院不断加强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妇联、交警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深化诉调对接,积极推行“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着力将诉源治理关口前移,不断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上彰显司法担当,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当事人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解纷方案和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纷服务。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梁奈通讯员邱少梅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年轻人青睐的手机APP等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