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撂荒耕地,推进复耕复种。
茂名晚报讯记者池榕通讯员曾国荣近来,化州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出台文件、加大投入、打造示范、强化设施、培育人才等措施,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着力稳定粮食生产。
撬动1.3亿民间资本投入粮食生产
茂名晚报记者从该局了解到,化州市陆续出台了《中共化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监督和风险防范的实施意见》《化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并成立了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有力地促进了土地流转。
此外,还出台《化州市“灭荒行动”工作方案》,加大“拓荒保耕”财政投入,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拓荒保耕”工作。据了解,该市2020年投入财政资金100万元支持开展“拓荒保耕”,同时整合涉农资金近1000万元支持粮食生产。还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吸引民间资本1.3亿多元投入粮食生产。
发挥示范作用提升耕地耕作
该市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市“拓荒保耕”工作,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种粮大户有100多户,承包种粮面积30000多亩。
如化州市惜众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良光镇豺岭村,是一家擅长农机深松作业、大面积山地开发、大面积荒地复垦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2000亩。目前,该合作社经营范围包括农机作业服务(年作业面积约20000亩)、农机维修服务、糖蔗种植、蔬菜种植等业务,成为茂名市“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组织的典范。
该市还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丢荒地突出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各种涉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打捆使用,逐步改善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兴修农田水利,从源头解决用水问题,增强抗灾能力,防止出现新的丢荒弃耕。同时,重点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返乡涉农创业者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专业技能,促进农民创业兴业,增强解决丢荒弃耕田地的科技支撑力量,减少农村丢荒弃耕田地。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李君平通讯员王怡前日,化州市公安局在该局大院举行集中退赃活动,现场向群众返还6辆被盗摩托车。“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