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坚持精准施策,全力推进白沙河流域综合整治。卢锦建摄
白沙河两岸,高举党旗、胸佩党徽、臂戴“党员巡河”袖章的党员队伍正在巡河;村庄内,“红色护河卫士”正在向村民宣传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政策,号召村民共建碧水蓝天。
今年年初,降雨量特别少,加之受养殖污染有所反弹等影响,小东江高州白沙河水质较同期有所下降。高州聚焦污染源头管控,精准施策科学治污,全力推进该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出成效。
“我们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着力聚焦白沙河污染防治攻坚,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小东江白沙河水环境质量,实现碧水长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水环境质量改善,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茂名市生态环境局高州分局局长何兆茂表示。
今年来,高州市成立了小东江白沙河水质达标攻坚专班。小东江白沙河流域镇街分别举行整治工作誓师大会,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推进整治。
目前,整治工作已取得较好成效。在今年降雨量特别少的情况下,高州市3个国考断面(良德水库、石骨水库、米急渡)在1—4月仍然能够保持在二类水以上(达标以上)。根据茂名市环境监测站5月13日以来监测数据显示,高州市小东江白沙河流域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其中,西基山支流断面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尚村桥断面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州村桥断面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Ⅳ类。
打好碧水保卫战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州多措并举,聚焦群众身边的突出水污染问题,控源治污严管动真格。
一方面,全市加快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白沙河流域重点区域105个自然村进行分类排查,所有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均明确时间节点要求,明确主管部门、镇街和村委会的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快建设进度。5月以来,共有17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完工,总数达到99个,完成率94.29%。
另一方面,全市加快推进镇级污水管网建设。其中,突出抓好金山工业园二期管网建设,减少金山片区对小东江干流的影响。“在金山工业园二期管网建设未完成前,我们将污水产出大户南方职业技术学院和东南技工学校的生活污水,通过临时收集、转运处理的方式运到金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何兆茂说。
另外,对于白沙河流域内畜禽养殖和鱼塘养殖这种“常见病”“反复病”,高州进行“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全市组织市镇村干部,对石鼓镇、金山街道、石仔岭街道白沙河流域内的村庄进行全面排查。截至5月31日,共核查猪场600余间,存栏生猪20942头。经过逐户做工作,目前已关闭搬迁598间(涉及生猪2万余头),清退率达94.32%。同时加快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白沙河流域12家规模养殖场设施改造升级已全部完工。同时,水务、环保等部门和相关镇村对白沙河流域鱼塘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每一口鱼塘重新任命塘长,并与鱼塘主签订协议,明确镇村监管责任,明确处罚措施,安排专人进行经常性检查监督,坚决杜绝养殖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现象。
此外,高州强化执法力度,对白沙河流域37家涉水企业加密巡查频次,对发现的问题线索,立即进行溯源和立案查处,遏制企业偷排行为。5月以来,累计出动500多人次、150多车次,检查企业147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宗,立案处罚6宗。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硬战”中,茂名市生态环境局高州分局党员干部积极扛起治污攻坚的政治责任,全系统党员干部放弃“五一”长假,全面开展白沙河专项整治攻坚,加快推进白沙河流域水质提升,将“生态欠账”和短板一笔笔补足,为高州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南方日报记者李沁
通讯员卢锦建冯惠
新闻推荐
党员志愿者引导群众填表登记。通讯员谢伟燕摄茂名晚报讯记者柯泽彪通讯员谢伟燕目前市民接种新冠疫苗的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