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新闻 梅江新闻 梅县新闻 兴宁新闻 大埔新闻 丰顺新闻 五华新闻 平远新闻 蕉岭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大埔新闻 > 正文

香港慈善家、“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辞世 一生捐助 323所学校

来源:羊城晚报 2018-07-12 11:51   http://www.kcqsx.com/


2005年,归乡的田家炳与大埔乡邻拱手话别蓝远志 摄

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李宇红 陈文举 方玮

田家炳老先生为中国教育付出的一切,就像那颗被命名为“田家炳星”的第2886号小行星一样闪闪发光。

7月10日,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田家炳博士讣告》,宣布田家炳先生于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日对田家炳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并代表特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林郑月娥说,田家炳是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一生致力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令人景仰,对其辞世深感哀痛。

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素有“百校之父”美誉的田家炳生前对广东教育事业发展给予了极大支持。

田家炳是香港化工业大亨。1919年,他出生于广州梅州市大埔县。16岁父亲逝世后,他弃学从商,先到越南推销瓷土,后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1958年,田家炳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塑料厂、田氏化工城,逐步创办起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业。1980年,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大家称他为“香港人造革大王”,他却自谦:“我是做小生意的!”

捐八成身家做公益

1982年,纯公益性的非盈利机构——田家炳基金会成立。36年来,该基金会已在国内资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4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

为了捐助内地建学校,田家炳甚至宁愿把自己原本居住了37年的“花园式豪宅”卖掉,与夫人一起搬到出租屋。原来,经历了香港“金融风暴”,基金会的收入减少,为了兑现建校申请,田家炳把自己的房子底价出售,“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20间学校,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很开心”!

不仅是自己致力于公益捐赠,他把慈善当作“家业”传递。1984年,田家炳将化工厂的经营权交给下一代,并规定每年至少捐出工厂利润的10%用于公益。

据广东省客联执行会长钟闻东回忆,他们近年曾听到田家后人提到,在香港的厂房、写字楼的租金收益目前每年大约1亿元港币,田老晚年决定,租金收益八成都要捐给基金会,只剩下两成维护日常运作。

一件西装穿了40多年

田家炳的高风亮节,赢得社会各方的称颂。

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年英国女皇在白金汉宫授予他M.B.E勋章;他是数十所大学院校的荣誉博士、院士;国内有70余城市授予他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但他却自封为“一尘老人”。他说,自己只是人世间一粒小小的尘土。

田家炳的生活朴素是出了名的。他的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他戴的电子表,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2009年,《梅州日报》记者采访他时,他穿的是一件40多年前的西服。

在外人看来,田家炳过着刻板的晚年生活:早上6点起床锻炼,做自创体操、散步;四片面包涂果酱的早餐四十多年未变;有时从家步行到地铁站,到田氏企业中心看看,儿女要来接送,他都摆摆手。

新闻推荐

扶贫干部张楠: 多方奔波帮助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信息时报讯(记者蔡晓素)居于陋室,食于简灶,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倾听民声,细察民情……2016年5月7日至今,这几乎是海珠区南华西...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香港慈善家、“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辞世 一生捐助 323所学校)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