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新闻 梅江新闻 梅县新闻 兴宁新闻 大埔新闻 丰顺新闻 五华新闻 平远新闻 蕉岭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蕉岭新闻 > 正文

找准产业突破口 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蕉岭县蓝坊镇峰口村建百香果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全村脱贫率达到86%

来源:南方日报 2018-08-15 11:01   http://www.kcqsx.com/


蕉岭县峰口村贫困户林仙强正在与村干部交流百香果的管护心得。林剑湧摄

走进蕉岭县蓝坊镇峰口村百香果基地,便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百香果苗。一颗颗绿色饱满圆润的百香果在阳光下反光,像挂在枝头的绿宝石。

贫困户李贱娣背着除草机穿梭在枝头下,精心管理着这片百香果苗,因为它们是她脱贫致富的希望。峰口村是省定贫困村,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和蕉岭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为该村牵线搭桥,引进企业,选择百香果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初见成效。

企业的进驻让百香果的技术和销售有了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村庄改变了模样,村党支部和理事会激发了贫困村村民的内生动力。峰口村共有贫困户80户179人,目前,全村脱贫率达86%,剩余8户24人列为2018年预脱贫户。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通讯员祝银清林剑湧

??产业

突出“三个支撑”为贫困户拓宽致富路

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峰口村的贫困户林仙强就来到村里的百香果基地上班。如今正值采收的关键时期,林仙强的工作就是背着割草机小心翼翼地为这些百香果苗除去争养分的杂草。

“自从有了这么好的帮扶政策,我不仅成为股东,还是上班族,有两份收入,在家门口务工还可以照顾家里人!”林仙强高兴地说,帮扶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帮他入股合作社,每年会有分红,加上他在基地打工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不仅是林仙强,峰口村的其他贫困户都在这个产业基地里得到了实惠。

为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挂钩帮扶峰口村的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和蕉岭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通过牵线搭桥,引进企业充分利用该村的荒坡地、山坡地,将原来小、零、散的种植户集中起来,建立产业扶贫基地,连片种植百香果、火龙果等经济作物。

“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和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同时让全村80户贫困户入股享受分红和获得土地租金、务工等收入,加快脱贫致富。”蕉岭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驻峰口村第一书记曾劲锋说。

在一些贫困村,帮扶单位寻找适合的产业成为一个难题,如何让产业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难题。为了让峰口村的百香果产业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帮扶单位和镇、村密切合作,引进本地企业济民堂农业发展公司,在整个帮扶过程中突出“三个支撑”,分别是技术、资金、销售支撑。

“我们聘请了两位台湾农业专家常驻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峰口村村支书李高城说,村里不仅在基地种植百香果,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村民也会种植,专家的到来给村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切实提高了每亩的产量。

据了解,基地总投资500多万元,资金来源分别是村委会、“631”扶贫资金、南沙区黄阁镇帮扶资金以及合作企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各方的帮助下,首期80亩以种植台湾最新品种“星光一号”百香果为主,火龙果、木耳、西瓜等农作物为辅的产业扶贫基地建起来了。

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成为困扰很多农户的“头号问题”,遇到丰产年,价格低廉,求着也不一定有人买,贫困村地处偏远山区,如何让大批的蔬果走出大山,同样是个困扰。

“我们有销售保障,基地产出的产品全部由济民堂农业发展公司负责销售。且有收益保底,村集体和全村80户贫困户每年可按投入得到保底10%的收益,让村集体和贫困户能有更多获得感。”李高城说。

蕉岭县峰口村产业扶贫是蕉岭县结合贫困村实际,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产业扶贫扶到了根上,扶到了点上,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华丽转身。特色、精准的产业定位,已成为众多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强力引擎”。

??聚力

党员带头发动村民拆屋修路

产业底子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是众多贫困村的通病。如今,峰口村的产业找到了,另一个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便是基础设施。

在县道X045一侧便是峰口村高排自然村,有一条2.5米宽的小桥通往村里,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开不进去,而这一条路却是150多户村民出入的要道。“为改善村民出行现状,我们准备在这座小桥旁新建一座宽阔的桥,由南沙区黄阁镇出资,村委出力,协调土地等问题,很快就可以动工了!”峰口村村支书李高城兴奋地说,他们已经给桥取好了名字,叫“同心桥”。

行走在峰口村,记者发现还有不少的羊肠小道,只能容摩托车和行人通过,两边都是民房,扩路在以前看来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高排自然村,这一瓶颈率先被打破了,理事会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开始遇到了极强的阻力,毕竟要村民拆掉住着的房子来建路,的确很为难他们。”高排自然村理事会会长林远平坦言。

林远平的家也在规划的路上,按照规划,他家的房子也需要拆掉一排,“我是一名党员,同时也是村干部,应该发挥党员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说,一开始家人也是极力反对,但他通过坚持不懈的沟通,最后取得了他们的同意,先把自家的房子拆了一排。看到党员带头拆屋,村民们也纷纷表示支持。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高排自然村理事会还发动群众筹集修路资金30多万元。

“都是为了大家出入方便,我们拆掉一点没有关系。”村民林敬生的房子因为修路拆掉了大门和50多平方米房屋,家里5口人便不够住了,他只能在旁边重建一排新的房间,现在已经基本做好了。

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高排自然村的这条路由原来的一米多扩展到至少3.5米宽,目前正在平整路基,村民们出入也更方便了。

高排自然村只是一个典型,峰口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的作用,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为项目建设腾出土地。据统计,全村成立村民理事会9个,筹集资金约110万元,累计清理垃圾600多吨,拆除危旧房屋、废弃栏舍、违章建筑等89处约9000平方米。

“接下来,我们将与帮扶单位一起继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同时,进一步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团结村民,激发内生动力,扶"志"和扶"智"相结合,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蓝坊镇党委书记郑康文说。

新闻推荐

作为国家级整县推进试点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全县铺开 蕉岭探索6大改革任务路径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改革总体要求,今年,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找准产业突破口 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蕉岭县蓝坊镇峰口村建百香果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全村脱贫率达到86%)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