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新闻 梅江新闻 梅县新闻 兴宁新闻 大埔新闻 丰顺新闻 五华新闻 平远新闻 蕉岭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梅县新闻 > 正文

加尔各答的“骆驼祥子”

来源:湛江晚报 2018-09-30 08:48   http://www.kcqsx.com/


在候客的车夫。车夫有轨电车富丽堂皇的宫殿黄色的“老爷车”是的士。

□文/图凤子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色彩,如果要用一种色彩形容加尔各答,我想应该是茶色,这是故纸堆历经岁月洗礼泛出的枯黄,散发着时光流逝的味道;是街头人力三轮车夫的肤色,呈现出日晒雨淋的抹茶色,如同被普洱茶染过的粗布。

走进加尔各答,如同走进一座历史之城,举目都是殖民时期的烙印。这座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的印度第三大城市,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从1772年直到1911年140年的殖民时间里,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该市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停滞,直到2000年以后经济逐渐复苏。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加尔各答城如同被“冻龄”——这里保留了大量百年历史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有轨电车仍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大量的人力三轮车仍然穿行其中。

这让我想到旧上海的黄包车和老北京的“骆驼祥子”。据说,加尔各答的人力车三轮车与中国有关。19世纪末,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为避乱世,广东梅县的客家人从松口古镇乘船下南洋谋生,一部分辗转到了加尔各答。最初,吃苦耐劳的客家人以人力三轮车作为赖以生存的谋生工具,慢慢的,他们很快适应了加尔各答的生存环境,经营起了皮革业,从人力三轮车的行业脱身出来,摇身变成了皮革商人。如今,加尔各答西北郊的塔坝地区仍是当地著名的“中国城”,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迄今已经四五代人。有条件的华人大多已经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等地,如今的中国城,门庭冷落,唯从院门贴的褪色的对联、窗前挂的红灯笼,仍可知他们至今保留着中华的文脉和春节习俗。

人力三轮车聚集的老城离塔坝不远,这种加尔各答人依赖的交通工具小而灵活,在城市拥堵的街道可以自由穿行,除了载人还能载货、活禽及果蔬,而且价格十分便宜,方便的不只是底层群众,还有中产阶级甚至官员。

三轮车夫都峭瘦、单薄,古铜的肤色,像从茶汤里泡出来的,他们肩上搭着菜干一般的毛巾,脚上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有客的,一边拉着车跑,一边敲着车把上的一个“铃铛”开道,在乱轰轰的街道上如鱼得水;在等客的闲暇,他们光着脚蹲坐在车板上,布满风尘的眼盯着过往的客人,让人想到漓江上的鸬鹚。

这些三轮车夫来自印度最穷的比哈尔邦,他们当年涌进加尔各答,因为没有文化,没有背景,唯一找到能糊口的工作就是当人力车夫。除了填饱肚子,他们对生活再无更多的要求,许多都露宿街头,或者以车为家,许多车夫都有严重的健康问题。当地政府多年来为是否取缔人力三轮车的问题争论不休,他们把人力三轮车与乞丐一起看作城市贫穷落后之耻,我认为这对人力车车夫是不公平,他们虽然衣衫褴缕,却是靠劳动养活自己,而且方便群众出行。如果要怪,就怪当地政府无能为力,无法让民众过上体面的生活。

新闻推荐

山山照日似悬金 “柚”是一年丰收时 梅县区金柚进入丰收季,喜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梅县(大黄)金柚产业园内堆满了金灿灿的柚果。梅州首条柚苷提取生产线即将投产。柚农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树树笼烟疑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加尔各答的“骆驼祥子”)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