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新闻 梅江新闻 梅县新闻 兴宁新闻 大埔新闻 丰顺新闻 五华新闻 平远新闻 蕉岭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梅县新闻 > 正文

风雨六十载 “三甲”谱新篇 市第二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忆往昔谈变化

来源:梅州日报 2018-12-03 10:26   http://www.kcqsx.com/


●本报记者黄焱

日前,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建院60周年。站在新起点,市第二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忆往昔谈变化,回顾了医院从租用店铺作为诊室一步步成长为“三甲”中医医院的历程。

租用店铺建院

走进市第二中医医院,中医文化长廊、中医文化园等体现“中医特色”的元素随处可见。谁曾想到,这家医院曾经连门诊都是租用的。古献民是医院退休返聘专家,返聘回来后除了出门诊也负责院刊编辑工作。“一个老头、三个指头、一个枕头。”古献民回忆往昔,无奈地笑道。他告诉记者,1958年医院建院时,租用的是中华路42号店铺。直至1976年,才在梅松路“安家”。“1975年,省卫生厅和梅县卫生局拨款12万元,医院自筹1.5万元,买下了原梅县建筑工程公司的办公旧址,市第二中医医院这才有了院址。”古献民说,建院之初,该院医疗业务不分科,以门诊为主,病床只有20张。“如今变化是天翻地覆,环境设备、技术人才、学科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发展。”他感慨道。

该院副院长古宇环表示,这10年来,市第二中医医院办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占地面积增长了3倍,医院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从零增长到55人,副高以上职称人才增长了1倍。该院目前有省级中医名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名中医2人、市级名中医3人。

特色专科做强做优

1976年,新院址建成投入使用时,只设立了内科、骨伤科、痔外科及门诊部。在省中医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等省内多家三级医院的帮扶下,该院专科越分越细,特色专科越做越强,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作为该院最早设立的科室之一,如今的骨伤科已是省级中医名科和省级重点专科,成了该院“品牌科室”。该院副院长、骨伤科学科带头人丘元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岭南名医。他说,骨伤科如今“成长”为3个科室,分别为创伤骨科、脊柱科和关节科,病床总数达128张。“作为中医医院,我们突出中医特色的方法治疗骨科疾患,受到大家欢迎,仅创伤骨科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就有1200人次,年急诊、门诊病人4000人次。”

市第二中医医院是梅州首个设立中医肿瘤科的医院,该院的中医肿瘤科是2017年从内三科分出来的。中医肿瘤科负责人梁益辉告诉记者,他的团队都是“80后”,这个年轻的团队在医院的支持下发展得很快,现在,该科病床有40张,比当初内三科的30张病床还要多。“现在虽然越来越忙,但大家的干事热情都很高。”梁益辉说,在医院的支持和团队的努力下,他有信心将中医肿瘤科做强做优。

新闻推荐

税务老兵为改革添光彩

近期,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入关键节点,如何确保队伍心齐、气和、关系顺,成为县乡税务局(所)落实“三定”(定机构职能配置、定...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风雨六十载 “三甲”谱新篇 市第二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忆往昔谈变化)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