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新闻 梅江新闻 梅县新闻 兴宁新闻 大埔新闻 丰顺新闻 五华新闻 平远新闻 蕉岭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丰顺新闻 > 正文

丰顺龙山食府: 从竹棚小屋起步的老字号

来源:梅州日报 2019-01-14 10:22   http://www.kcqsx.com/


“1983年9月21日,美食店正式开业迎客,起初并没有店名,因为邻近百年老校龙山中学,从外地过来寻找美食的客人为了方便记忆,就称呼小店为"龙山食府",口口相传,几十年过去了,如今"龙山食府"便成了本店招牌……”回想起创店的情景,64岁的创办人罗洁文仍历历在目。

36载,龙山食府掌勺人从“小罗”成了“老罗”,再由女婿“小罗”接手,店面从竹棚茅草小屋到可容纳三百多人就餐的餐厅,菜品推陈出新,但始终不变的是浓浓客家味。

●本报记者林玉莹/文

连志城/摄

菜单随时令,菜式看田地

最近一个冬日,正午时分,位于丰顺县汤南镇阳光村的龙山食府门前已停满前来用餐的车辆,记者发现其中还有不少来自潮汕地区的私家车。走进饭店,店内干净简朴,没有过多的装饰,两层楼的餐厅坐满了就餐的客人。进门的冰柜里陈列着当天的样品菜,梅菜扣肉、酿豆腐、猪肚鸡煲等传统客家菜品,咸香卤猪蹄、炒汤南面线、煎菜粄、炒糕粿等,都是伴随龙山食府走过“而立之年”的特色招牌菜。

“汤南面线、菜粄、糕粿这些当地特色食材都来自周边村子,芥蓝菜、油菜、萝卜是村民农田里种的,走地鸡、鸭、鹅是自家的。”罗洁文指着当天的食材告诉记者,几十年来,龙山食府坚持向村里农民收购新鲜农产品,使用当地农田提供的天然食材。“我们餐厅没有固定的菜单,吃什么由时令安排,村里农田长出什么农家菜,客人的餐桌上就摆上什么佳肴。”罗洁文说。

“做美食,食材是关键,必须真材实料,还要去杂选优。”为了给餐厅提供新鲜、优质的生鲜食材,近几年,龙山食府还开设了自家的生态种养基地,种植蔬菜,养殖鱼鸡鸭鹅等,让鲜美的食材第一时间送上客人的餐桌。罗洁文告诉记者:“现在龙山食府拥有固定菜品六七十道,季节时令菜和客人专点的特色菜加起来有上百道,酱卤煮炖烧焖炒煎蒸,满足不同顾客的味蕾需求。”

专研招牌菜,传承客家味

咸香卤猪蹄是罗洁文的匠心之作,也是三十多年来顾客必点的爆款招牌菜。“咸香卤猪蹄卖了三十多年,这道菜我也琢磨了三十多年。二十世纪80年代那会儿,人们要求能"吃得饱",进城做工的青年一顿能吃3斤炒粄,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顾客追求"吃得巧",对食物也更"挑剔"了。所以,咸香卤猪蹄在保留顾客味蕾记忆的味道的同时,也要跟着不断改良,让口感更适口。”罗洁文告诉记者,这道咸香卤猪蹄用自制卤汁卤制四五个小时,期间还要时刻控制好火候。

与龙山食府年纪相仿的女婿罗喜龙,在四五年前开始接手管理饭店。“80后”的罗喜龙曾在珠三角、浙江省等地多年从事餐饮行业,在回乡接手掌勺的同时,也把健康饮食、科学管理等理念带回来。老字号的味道,浓在传承,历经了长时间的打磨,便积累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格调。对于罗喜龙来说,用心做好每一道客家家常菜,让这些简单的客家家常菜能勾起食客的味蕾记忆,抓住食客的胃,为此付出的真心就是一种传承。

“餐厅店面看着不起眼,但几十年老字号的味道一直没让"吃货"们失望。我以前在外工作,每次回乡都会和朋友过来解解馋,尝尝家的味道。”带着朋友前来用餐的市民徐先生告诉记者,他是龙山食府的多年老顾客,他介绍的不少朋友也成了回头客。

新闻推荐

推进深化改革小农户共享红利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发布2018年度“三农”十件大事⑥-⑩6建设产业园玩转“一村一品”“种柑几十年,没想到还能玩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丰顺龙山食府: 从竹棚小屋起步的老字号)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