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梅州 今日梅江 今日梅县 今日兴宁 今日大埔 今日丰顺 今日五华 今日平远 今日蕉岭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今日五华 > 正文

流传中的《石马诗》

来源:梅州日报 2019-05-27 10:36   http://www.kcqsx.com/


●张谨洲

在20世纪70年代,五华县采茶剧团编剧张化祥曾多次向我讲过《石马诗》。他出生在五华县长布镇石马山下,叔父是村中的土秀才,常常拍着大腿权当拍拍子,摇头晃脑地向张化祥吟诵“石马生成长乐州”的诗句。叔父对他说:“这首诗名《石马》,是苏东坡写的,首句为"石马生成在惠州"。为了使世人记住家乡的名字,我把"在惠州"三字改成"长乐州"。”长乐,五华的旧县名,在明朝洪武元年(1368)至正德十三年(1715)统属惠州府,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改隶嘉应州。

这只是《石马诗》的口传而已。后来,我在《五华县概况》(经五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审定、于1986年12月出版、内部发行)一书中找到了《石马诗》的文字记载。《概况》称:据传苏东坡左迁惠州,曾到此(指石马山)一游,写下了有口皆碑的《石马诗》:

石马生成在惠州,仙人遗下几千秋。

狂风瑟瑟无毛动,细雨霏霏有汗流。

青草满山难开口,铁鞭任打不回头。

借问牧童何处宿,天地为栏夜不休。

苏东坡为宋朝人,惠州府乃明朝所设,到清朝长乐又隶属嘉应州,可见,《石马诗》并非苏东坡的诗作。作者可能是明朝人。在梅州地区的出版物中,《石马诗》时有所见。由于尚未找到理想的《石马诗》的文字表述,暂且将《五华县概况》所提供的《石马诗》为蓝本,与其他版本中不同的地方作比照,以供读者参考。

《五华民间故事·石马诗》第三句中的“狂风瑟瑟”为“狂风拂拂”;第八句中的“夜不休”为“夜不收”。《长布风情录·石马诗》第三句中的 “狂风瑟瑟”为“狂风拂拂”,第五句中的“难开口”为“难张口”。《五华文化·石马诗》第三句中的“狂风瑟瑟”为“狂风佛佛”,第四句中的“细雨霏霏”为“细雨纷纷”,第五句中的“难开口”为“难张口”。

多种版本中的《石马诗》的小异处,各有千秋。休、收:休,休息,不休,不停歇;收,拘押,引申为管束。休、收,同韵,在口传时,容易混淆。拂、佛:同韵,拂为正字,佛为错字。拂拂:风吹动貌。霏、纷:音近,口传时往往听错。霏霏:形容雨水密集。纷纷:众多貌,以“霏霏”为好。开、张:意同。

民间文学的传播,一靠口授,二靠笔抄。在反复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差异,不足为怪。《石马诗》在流传的时候大同中有小异,就属于这种情况。

《兴宁县志》所载《石马诗》是以准祭文的方式出现的,别具一格。《兴宁县志·民间传说选辑·马石》称,在石马镇马下村八丘坪有一黑色大石,高二十余尺,宽八九尺,长六十尺,形似奔马,人称马石,相传为仙人点化而成骏马。这匹石马常到田间损坏庄稼。牧原和尚接受当地父老的请求,写下《石马诗》,权当祭文。诗曰:

石马无鞍座八丘,仙人遗下几千秋。

大风拂拂无毛动,细雨霏霏有汗流。

青草满山难启口,竹鞭任打不回头。

来往君子牵不去,天地为栏夜不收。

自此之后,这匹石马餐雨吸风、不走不鸣,与当地百姓长相厮守。

新闻推荐

五华启建中英文实验学校 预计投资约8亿元,新增学位7920个,明年9月招生

本报讯昨日上午,五华县与广东根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签订五华县中英文实验学校建设事宜,按计划投资8亿元推进该...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流传中的《石马诗》)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