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梅州 今日梅江 今日梅县 今日兴宁 今日大埔 今日丰顺 今日五华 今日平远 今日蕉岭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今日梅州 > 正文

铁腕整治垃圾山 还百姓绿水青山 梅州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提前完成74座镇级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

来源:南方日报 2019-10-23 06:39   http://www.kcqsx.com/


梅县区松口镇的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复绿。

丰顺县大龙华镇的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前后对比(整治前)。

丰顺县大龙华镇的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前后对比(整治后)。

梅州74座“垃圾山”披上了绿装。图为五华县龙村镇填埋场。

梅州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美丽梅州。图为兴宁市罗浮镇澄联村。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10月凉风习习,走进丰顺县丰良镇的山头,满眼绿色,空气清新。怎么也想象不到,这里原来是一个体量达8.4万m3的垃圾填埋场。“以前每年买苍蝇贴都要花200元,周围也是又脏又臭。”附近的村民回忆道。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意见,梅州有74座镇级简易填埋场纳入了整改清单,整改任务为全省最多。就在10月21日,随着五华县两座简易垃圾填埋场完成市级验收工作,梅州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提前完成了全部整治验收销号工作。

一朝换新颜,梅州74座“垃圾山”披上了绿装。为逐步落实后期运营维护,完善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梅州还建立了“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统筹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在每个自然村配置了垃圾收集点,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5%以上,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

靶向发力

整治数量居全省之最

提前完成并整治到位

一大早,梅县区松口镇下坪村村民吴叔吃过早饭,便悠哉游哉地往自家果园的方向走去,开始一天的工作。果园四周,绿草如茵,空气清新。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大片绿地原来是臭气熏天的企礤坑生活垃圾填埋场。

据当地村民回忆,还未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前,村民基本都是在房前屋后倒垃圾,长期下来,“垃圾山”一座又一座。特别是遇到猫拖狗刨,大风一刮,塑料袋和包装纸便满村乱飘。

为解决当地村民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2009年12月,当地选址企礤坑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松口镇乡村振兴办主任李广能告诉笔者,因为松口镇离县城比较远,才选择了这块离城镇4公里远的空地。6年以来,这块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的填埋场日平均处理量为20吨左右。

随着生活垃圾的增多,该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也影响着周围居住的村民。“垃圾填埋场前面的一条路,是村民每日到田地、果园干活的必经之路。之前,我们都得提前捂住鼻子,然后快速跑步通过。真的太臭了!”村民吴世彦说。

据了解,下坪村离企礤坑生活垃圾填埋场不过1公里多。尤其在炎炎夏日,气味都会飘向村庄。“田地、果林的收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填埋场的影响。”吴世彦指着填埋场旁边的几棵梅子树说,以往树上就算结了果实,村民也不敢摘来吃。

2015年12月,有关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对该填埋场进行关闭,停止使用;2016年4月,完成覆土、复绿等工程。“因为技术等原因,复绿后的垃圾填埋场仍有臭味,也未对渗沥液进行细致处理。”梅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梅州,类似这样的简易填埋场有不少。经过多年的垃圾堆放,填埋场对周围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意见,梅州共有74座镇级简易填埋场纳入了整改清单,其中梅县区11座、兴宁市10座、蕉岭县5座、大埔县11座、丰顺县13座、五华县24座。

“梅州需整改的数量占全省505座镇级填埋场的14.7%,整改任务为全省最多。”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对场地的环境和作业条件、整治成本、县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需要等各方面因素分析比较,梅州最后确定的整治方式有两种,其中34座就地封场,其余40座则采取清理搬迁的方式进行整治。

梅州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明确整改目标,提出整改措施。今年10月21日下午,随着五华县周江镇和长布镇肖坑里等两座简易垃圾填埋场完成市级验收工作,梅州提前完成了全市74座镇级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整治验收销号工作。

“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意见要求,镇级填埋场整治任务须在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验收销号工作。目前,我们已经提前全部完成整治验收销号工作,并报省有关部门备案销号。”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精准施策

整治成效显著获好评

村貌美了村民幸福感提升

“不同于以往的简单覆土、复绿,这次的镇级简易填埋场整治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且有详细的评分细则,一点也马虎不得。”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包括堆体边坡坡度、渗沥液收集导排处理、气体导排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就目前镇级垃圾场选址来看,大都有位置偏僻、无水无电、堆场地势陡峭等特点,这些给现场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梅县区垃圾填埋场整改现场负责人曾工说。

如梅县区石坑镇船窝里生活垃圾填埋场与梅县区松口镇企礤坑生活垃圾填埋场。现场工作人员现场清除表面杂草后发现,填埋场的地势非常陡峭,且垃圾存量比预估大,直接在垃圾堆体上进行机械操作几乎不可能。

“只能分段、分层施工。而且因为填埋垃圾年代久、体量大,蚊蝇滋生,进场施工的每一天,都要对垃圾表面不断进行消毒、除臭。”曾工说。据介绍,梅县区11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均采用就地封场方式。经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如今每个填埋场的垃圾堆体都设置了沼气导排管、渗沥液收集池、下游地下水监测井。

同样,丰顺县大龙华镇径门村大窝尾垃圾填埋场进行的整改方式也是就地封场。之前,由于山坡周边都堆放着垃圾,没有经过相应的消杀处理与无害化处理,下面也没有铺膜,只是简易堆放。专业人员只能对其封场,对所有周边垃圾清理后,再进行铺膜覆土、复绿,下游则建设渗沥液收集池。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笔者前往五华县长布镇,眼前的肖坑里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搬迁,正在铺就绿化。“五华有24座填埋场需整治,这个是面积最大的一个,我们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搬迁。”五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五华有不少镇已经合并,中心镇组团明显,过去留存下来的镇级简易垃圾填埋场较多,因此五华县大部分采用清理搬迁的方式进行整治。

随着各地整改行动的扎实推进,环境的改变也带给了群众不少惊喜。

在原有的肖坑里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不远处,有一座房子,房子门窗都打开着,房子主人卓达波正在院子闲坐。“这真是天大的好事,以前家里门窗紧闭,一年到头都不敢打开,垃圾场还没搬迁前,空气不好、臭气熏天、苍蝇到处飞。”谈到垃圾填埋场搬迁,卓达波有些激动,一个劲地竖起大拇指。

还自然绿水青山,给百姓惬意生活。如今大部分梅州乡村,垃圾没了、异味散了、路面宽了,村容村貌整洁了。农舍、稻田与蜿蜒的村道映衬着远处山林,一幅“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的美景重新走进村民生活。

长远谋划

完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有效破解“垃圾围村”难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为了让绿色一直都成为梅州的主打色,梅州在积极探索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模式,相关部门也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那么,这74座镇级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封场停用后,原生的垃圾如何处理?

“镇级填埋场整治封场停用后,城乡生活垃圾必须进入到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场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梅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建立“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统筹处理”的垃圾处理长效保洁机制,提升设施建设标准,加大收运处理力度。

天刚亮,50岁的邹伟荣穿着环卫服,骑着电动保洁车穿梭在村头村尾,在村里开始了每天的例行“巡视”。“整个村有70多个垃圾桶,每天都要载两到三车垃圾到中转站。”邹伟荣说着,动作娴熟地将路边一个垃圾桶迅速清理干净。

在梅州乡村,像邹伟荣这样的农村专职保洁员逾7300人。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梅州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减量回收工作,聘请贫困户担任保洁员,定期回收农户垃圾,建立起长效保洁运行机制,破解了“垃圾围村”的难题。

为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难题,梅州市将其列入了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洁机制,开展测评考核。目前,梅州全市111个镇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基本上每个自然村配置了垃圾收集点,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5%以上,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

同时,笔者在走访中还了解到,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不断提高,加上镇级简易填埋场的封场停用,各县(市、区)填埋场的垃圾进场量已经远大于设计的日处理量,导致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剩余库容不多。

据统计,梅州城乡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3000吨。目前,全市已建成7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总设计能力2946吨/日。

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梅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近期建设布点方案》,拟在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分别建设1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适时启动梅州市环保能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建设。

有关专家指出,以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后,可解决梅州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生活垃圾的出路问题,将大大提高梅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水平。

与此同时,梅州积极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工作,《梅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条例》已列入该市立法计划,将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抓手。”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梅州通过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标准,加大垃圾收运处理管理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仍存在困难,如经费保障不足、管理不够到位等情况,有必要根据上位法的规定,结合实际,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清扫、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监督管理等活动作出更加具体的规定。

■记者观察

夯实终端处理建设

做好垃圾整治

“后半篇文章”

“大自然为人类创造嘴的初衷是为了吃饭,没想到会伴生出无限冗余。”无怪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感叹。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垃圾,一旦处理不当,就会给环境带来危害,成为垃圾“顽疾”。

“垃圾山”考验着政府大智慧。笔者认为,农村垃圾污染的重要原因在于农民随意投放、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和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这次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中,关于“镇级填埋场未配套污染防治措施”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记者走访丰顺县丰良镇垃圾填埋场时看到,原本垃圾填埋体量达8.4万m3的垃圾山,上面已经种满了绿化植被,整洁干净得完全看不到有垃圾的痕迹。

“下一步,我们将设置沼气导排管、渗沥液收集池、下游地下水监测井,整治完成后需进行后期运营维护,对收集的渗沥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地下水进行定期监测,对比分析整治效果。”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治“垃圾围城”,还需从源头纠起。要深化整改,做好“后半篇文章”,梅州相关部门还需强化做好现场维护监测等监管工作,有效防止和排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杜绝新垃圾偷倒堆存、覆土覆绿后垃圾裸露等现象,并加快形成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有专家表示,垃圾场整改完后,涉及到渗沥液的产生,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并进行管控,巩固整改成果,杜绝重新运营。同时后续要加快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进行强有力的规划支撑,至少做好10年时间的中长期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破解行政区域的局限,达到资源的优化利用。

垃圾处理是一个链条式的行为,垃圾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Recycle)的“3R”原则被不少国家奉为垃圾处理的核心理念。

从无害化处理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的处理垃圾方法大致有3种:填埋、焚烧和综合处理。在梅州,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大多还是以填埋为主,将逐步过渡到焚烧阶段。

填埋成本最低,用得最多,但是填埋很浪费土地。为了减少土地的浪费,可以把垃圾压缩打包,把填埋场挖深,但这会提高成本。对此,业内专家建议,梅州要夯实终端处理的建设,即先完善好垃圾最终处理的系统,明确梅州生活垃圾的来源、组成和性质,再一步步过渡到餐厨垃圾、园林绿化大件垃圾等分类处理的规划,构建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梅州可通过在奇龙坑、兴宁、五华等区域规划静脉产业园的方式,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该专家指出,垃圾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经过多方探索,寻找一条可持续运行的农村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路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南方日报记者黄思华汪思婷

通讯员温贵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新闻推荐

民生沟通丨市中医医院可提前2天预约挂号

读者李女士:梅州市中医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不好用,预约挂号无法自动排序,挂好了还要自己去排队,根本无法节省病人的时间;微信门...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铁腕整治垃圾山 还百姓绿水青山 梅州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提前完成74座镇级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