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梅州 今日梅江 今日梅县 今日兴宁 今日大埔 今日丰顺 今日五华 今日平远 今日蕉岭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今日梅州 > 正文

感受梅州十年之变

来源:梅州日报 2020-05-31 08:48   http://www.kcqsx.com/


●鲁燕青

十年前第一次来梅州,也是第一次知道“梅州”这个地方,恰如自己看到的一样,这是一片朴实的土地,孕育的是一方传统的客家文化。

记得刚来那会,我经常感叹,原来山真的是青的,水真的是绿的,山上真的是会冒出“白烟”的,大山里、山脚下是真的有人居住的……作为一个看多了漫天黄沙的北方姑娘,享受着这里温润的绿水青山,深深地为之陶醉。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梅城人在衣食上是十分朴素的,似乎大家对穿是十分不在意的。那时梅城也没有几家服装专卖店。清楚地记得来梅后第一次回老家,一个同学看到我问道,你毕业后去哪里了,怎么感觉刚从大山里走出来?是啊,我确实刚从山里走出来。

十年光阴如梭。昔日的破旧老屋和荒凉菜地现在变成了梅城人气最旺的商业中心,客都汇和万达的出现似乎改变了许多梅城人一贯的生活习惯,以前这里食品单调,肉主要就是猪肉,好像早餐只有腌面,夜宵只有炒粉。在客都汇开张的前夕,仍有人预言,这种城市综合体是开不起来的,谁会去逛这种地方,这么麻烦。事实是客都汇开业后几乎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网购也逐年升温。慢慢地,梅城的人们衣食有了很大的变化:服装款式品牌多样,美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客家食品。

我们总是能从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感受时代的发展。十年前,这里还很少电梯房,楼房也是比较旧的,比较繁华的地段就属百花洲。而梅城周边还是很多农田和菜地,人们似乎更热衷于自己去建房子。没有规划,看起来总是不那么整齐。十年里,因为各种规划,很多地方拆迁了,道路通畅了,很多原来破旧的小村庄不见了,竖起了一栋栋的高楼大厦。一个个城市综合体,一个个高档小区像雨后春笋般建成投入使用。住房的升级改变,商业圈的形成,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关于“行”的变化,我的感触尤深。十年前第一次来梅州的路上,一路都是山,坐车坐了很久仍看不到有居住区,一路兜兜转转,好不容易才抵达梅城。记得第一次带我的母亲来这里,她总说:“妮啊,怎么都是山呢,一路没看到有人居住啊!”我安慰她,快到了,快到了!

那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脑海里总是回响着《山路十八弯》的旋律: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九连环……其实那个时候我们的时代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有了公路,有了客运车。听这里的老人说,以前全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路也只是颠颠簸簸的土路,去到哪里都是一片荒芜,看到的也是一条条小路沿着大山弯弯曲曲一直蔓延到深山里……

虽然刚来那会,私家车还不是特别的多,出行基本上都要乘坐大巴车或火车,尤其是回北方老家,还要去其他城市转车。现在,私家车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梅州人民的日常出行,但对于远行来说,高铁的开通将大大改善这一点。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铁将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带来更大的变化,住在山城里的我们,也将共享中国高铁发展的成果。

十年时间,我深深地感受着梅州换新颜。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将乘坐这趟时代的列车继续前行。

新闻推荐

梅州市开展退役军人大走访活动

本报讯(记者丘佳溢通讯员郑志尚)记者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从去年10月底起,该局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役军...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感受梅州十年之变)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