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梅州 今日梅江 今日梅县 今日兴宁 今日大埔 今日丰顺 今日五华 今日平远 今日蕉岭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今日平远 > 正文

平远县八尺镇排下村擦亮广东东江源第一村招牌 做活“水文章” 扮靓“北大门”

来源:梅州日报 2020-12-08 08:30   http://www.kcqsx.com/


排下村广东东江源文化广场一景。(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傅思林

特约记者朱双玲朱维佳

袁志鹏

悠悠东江,自东北向西南奔流562公里,滋养着粤赣两地百姓,是珠江水系干流之一,流域内的东深供水工程,惠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东江源便在梅州平远县排下村。

源水兴村,路通人和。今年,平远县八尺镇排下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东江源之一的特殊地理位置做活“水文章”,擦亮“广东东江源第一村”美丽乡村招牌。

擦亮绿色底色

彰显古村古韵

排下村毗邻江西寻乌,位于八尺镇西北5公里,因先祖进村选址在成排的梯田以下,故此得名,是传统古村落。此地既是广东东江源,又是粤东北地区连通赣南的“北大门”。

自平远县城驱车向北,田园风光迤逦,行至“省门”206国道出口处,左侧的东江源文化广场映入眼帘。广场绿道依据东江水脉形象设计,主题鲜明、绿植环绕,代表寻乌、龙川、博罗等地的十余组石雕错落有致,“临摹”出一幅惟妙惟肖的“东江水脉图”。

从主题广场拐进村庄,处处皆景。村口的百香果基地郁郁葱葱,外立面改造后的民居屋舍整齐划一,田园隔开茂林修竹的青山,宛若世外桃源。行至村址前,一泓清泉由田野汇入村庄,汩汩向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便是广东东江源头水。

古村的魅力在于原生态。“我们结合中小河流整治,依托东江源地理条件,探索水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村党支部书记肖剑锋说。自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该村连年进行水源清淤工程,完成3公里双向河堤碧道建设,全面完成“厕所革命”,持续擦亮生态底色。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排下村厚植文化底蕴,保留乡韵乡愁。今年来,排下村深掘东江文化,先后建设东江源文化广场、亲水小广场及水文化小品等美丽乡村景观,扮靓古村容貌,展示东江源文化,宣传“珍惜水资源、保护水源地”的生态文明理念。

乡村美丽蝶变

村民收获幸福

“村里也有地方踢足球了!”在村委会前的绿茵场,前来运动的村民络绎不绝。带着两个孩子踢球的肖阿姨说,今年9月,这里还是一片闲置的杂房,经过村委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后,转眼变成免费开放的新球场。“最近老人、小孩放假都不爱在县城待了,情愿回村休闲。”

至目前,排下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农房外立面改造141户,完善足球场、篮球场和文体广场等系列农村基础设施,村民多了休闲的好去处,美丽乡村越扮越靓。

“八尺十一个村庄,十条溪水汇韩江,唯有排下水流西,一支独流入东江。”傍晚,悠扬的山歌从东江源文化广场传来,村民韩宜德的即兴表演,博得众游客拍手叫好。他笑着说,如今村里每个周末都能吸引几批来自梅城、江西等地的游客,村庄人气也越来越旺。

八尺镇党委书记王平梅告诉记者,接下来,排下村将继续因地制宜,围绕“广东东江源第一村”的主题持续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并依托古驿道、东江源等资源,与周边角坑、肥田等美丽乡村串珠成链,通络八尺古镇的“水脉、路脉、文脉”,打造全域旅游精品线路。

新闻推荐

“客都梅州赴圩节”走进平远县长田镇 “花园小镇”品油香柚甜

平远县长田镇农特产品山茶油吸引游客购买。(钟小丰摄)本报讯(记者傅思林)昨日,由梅州日报社、市交通运输局、平远县长田镇政...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平远县八尺镇排下村擦亮广东东江源第一村招牌 做活“水文章” 扮靓“北大门”)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