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梅州 今日梅江 今日梅县 今日兴宁 今日大埔 今日丰顺 今日五华 今日平远 今日蕉岭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今日梅县 > 正文

枇杷澄黄 银二飘香 丙村镇银二村种植700亩“金果子”,产值超千万元

来源:南方日报 2021-04-12 06:39   http://www.kcqsx.com/


一颗颗圆润金黄的枇杷缀满枝头。黄韬炜摄

枇杷熟了,尝一口暮春的味道。黄韬炜摄

在余海新的带动下,银二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枇杷村”。

银二村是丙村镇海拔最高的村庄,昼夜温差大,种植枇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月枇杷香,丰产半山黄。

一场细雨过后,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驶入海拔近500米的梅县区丙村镇银二村,阵阵果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回望山下,目之所及皆是枇杷树,一颗颗圆润金黄的枇杷如星点般散落其中。农人们手提竹篮来回穿梭,不一会功夫便填满了箩筐。

“来,尝一颗我们的银二枇杷。”银二村党支部原书记余海新说,该村是丙村镇海拔最高的村庄,昼夜温差大,且生态良好,林地资源丰富,种植枇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栽种历史已超百年。

1992年,在福建莆田做木材生意的余海新发现,当地漫山遍野都是枇杷,且效益颇丰,是当地农民的“金果子”。于是,他便辞职回乡,着手扩种枇杷。“当时我想,我们银二村的生态这么好,是不是也能规模种植"金果子",带动村民一起增收,就决定试一试。”余海新说。

说干就干,回到家乡后,余海新联手当地农科所开始培育本地品种。“最初培育了39株枇杷树苗,6家人先行试种。”余海新回忆道,渐渐的,村民看到枇杷长势良好、收益颇丰,便也跟着种植。至2000年,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有枇杷,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银二枇杷”的招牌也一步步在梅州打响。此后,该村又成立了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银二枇杷专业合作社,吸纳了120多名种植户参与,并实行保价统一收购,保证“银二枇杷”品质,提升农民收入。

如今,全村枇杷种植总面积已达700亩,亩产约1吨,总产值逾千万元。在这里,枇杷真正成为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银二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枇杷村”。

“我们村的枇杷,每年都是供不应求,还没下树就已经被预订了,大多销往珠三角和潮汕地区,品质较高的能卖到30元/斤。”余海新笑着说,得益于枇杷产业的发展壮大,近几年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从事枇杷电商销售。

摘完枇杷,余海新又开始忙碌起来。“目前我们正着手培育新品种,将枇杷树矮化优化,避免树冠过高、过密造成管理不便,同时更适于开展观光采摘农业。”余海新介绍,银二村毗邻潮塘古梅,该村计划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发展集徒步、枇杷采摘等业态的休闲农业。

在做好老本行的基础上,该村还依托生态优势,增种姜、养殖蜜蜂,进一步延长产业周期,带动村民增收。“你看,我给你算算,一季度我们有枇杷花,二季度有枇杷,三季度是我们的枇杷蜂蜜,四季度则是姜,全年都有活干,四季都能增收。”余海新笑道。

文/黄韬炜图/何森垚(署名除外)

新闻推荐

铸南粤匠心展家政风采 梅州市梅县区第一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开赛

日前,由梅县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梅州市梅县区第一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在梅州市客天下客家妹子家政职业培...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枇杷澄黄 银二飘香 丙村镇银二村种植700亩“金果子”,产值超千万元)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