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梅州 今日梅江 今日梅县 今日兴宁 今日大埔 今日丰顺 今日五华 今日平远 今日蕉岭
新岭南 > 广东 > 梅州 > 今日兴宁 > 正文

《梅州日报》记者追忆袁隆平院士 耄耋之年仍执着敬业

来源:梅州日报 2021-05-23 08:16   http://www.kcqsx.com/


2015年7月18日,袁隆平院士接受本报记者(右一、右二)采访。(高讯摄)

昨日中午,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我心中很是震惊,觉得难以置信,这位精神矍铄、身体健朗的老人怎么就走了呢?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近距离采访过袁隆平院士,看着他和青年科学家、地方农业干部、当地农民顶着烈日一起走在田间地头、蹚进稻田深处,细细打量稻穗长势。耄耋之年,一身功勋,却如此执着敬业,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一眼的冲击是最大的。那是2015年7月17日下午,袁老刚抵达梅州,就马不停蹄赶往梅州的粮食储备、加工企业和种业公司等地指导调研。他此行重点之一是次日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模式攻关”测产验收。

“来了,他来了!”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袁隆平院士乘车来到大家身边。他面带笑容,健步走下车。这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这场短短的照面让我感到意外又震撼,眼前这位身材干瘦、皮肤黝黑、衣着朴素、毫无架子的老人,着实像一位地道的农民。

3天的行程紧凑,尤其是18日测产验收当天,高温酷热难耐。袁隆平院士来到兴宁市新陂镇新金村后,直奔稻田。见田里首次试种的新品种长势好,喜悦不已,对发现的问题也直言不讳。

在简易的遮阳棚下,袁隆平院士接受了现场记者们的群访,一场预计半小时的采访不断延长。他兴致很高,面对随行人员对他“离场休息”的劝说,他予以拒绝。当记者提出“禾下乘凉梦何时能圆”时,袁隆平院士风趣回答,自己是“80后”,比“90后”年轻了10岁,“禾下乘凉梦”的目标是亩产达到3000斤,原计划是争取“90”后的时候实现,现在看来有望提前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件事,是袁隆平院士对水稻的热情和他惊人的记忆。无论是行车途中还是田间地头,一提起水稻,彼时已85岁的袁隆平院士总有说不完的话,多年前的测产验收数据和情况是信手拈来,对10多年前首次来梅州的情形也是记忆犹新。

那个骄阳似火的夏日,首次在梅州兴宁试种的超级稻“超优1000号”早稻亩产实际测产遗憾未达到预计产量,但袁隆平院士和团队对该项目充满信心。次年11月,他再度踏上了梅州的土地。这回,他与众人一同等到了项目成功的喜讯,见证双季稻产量1537.78公斤世界纪录的诞生。

您与世长辞,国人泪目!遗憾田间再无您的身影,唯愿您一路走好,袁爷爷!(张柯)

新闻推荐

超时未退房 酒店乱收费? 男子投诉兴宁一酒店未经协商收取高额房费

●本报记者梁志航“五一”期间,从广州来梅州的梅先生入住兴宁一酒店后外出办事,超时未退房。酒店工作人员只拨打客房内固话...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梅州日报》记者追忆袁隆平院士 耄耋之年仍执着敬业)


 
频道推荐
  • 蕉岭县三圳镇通过建新和复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 破解拆旧难题激活乡村资源
  • 梅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梅州客商银行主办、梅州日报社协办 “客商大讲堂”昨晚开讲
  • 争当全市经济增长之星主战场 五华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
  • 客都大道出现大量积水 相关部门回应将敦促施工方解决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梅州市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区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须有脚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