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古郡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中名胜古迹举不胜举,而位于西湖孤山的六如亭是全国重要的东坡遗迹之一,尤为著名。
宋绍圣元年(1094),东坡以“讥讪先朝”罪贬谪惠州,不少亲朋好友生怕受株连赶紧躲避,“亲知避之若浼,侍妾相继辞去,独朝云奉箕扫,随公于万里瘴烟中,誓终始无二”(见载清徐旭旦《惠州西湖志》,下同),唯独朝云“肯伴使君来过岭”,陪伴东坡远迁蛮风蜑雨的岭南。体弱多病的朝云在惠州与东坡相依为命,相濡以沫,过着清苦的谪居生活,于宋绍圣三年(1096)七月感染时疫不治,“颂金刚四偈而逝”。东坡将朝云葬于孤山栖禅寺侧,正对着西山的大圣塔,并亲撰墓志铭和荐疏,以遂朝云生前的遗愿。栖禅寺僧人即建墓亭,为其遮风挡雨。因朝云逝前持念《金刚经》“一切有如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又相传东坡亲书这四偈挂于亭内,亭因此得名为六如。整个墓冢“外墙围之,以免牛羊践踏,内亭覆之,以免风雨飘摇。”
自宋以来,六如墓亭修缮不断。有一则颇有意思的故事:南宋嘉熙年间,广东提点刑狱、著名诗人刘克庄来惠州巡视,公务之余游湖见亭墓失修,满目荒凉,即寄诗知会当道:“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怜苏小坟。谁与惠州耆旧说,可无抔土覆朝云?”当道不敢怠慢,即将亭墓修缮一新。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惠州知府伊秉绶到任伊始,见到六如亭“荒亭漏月,旧碣沉烟,灵蜕虽存,芳踪渐没矣”(见载清乐钧 《朝云墓志》)。出于对东坡的敬重,即策划对墓亭进行整修,并向全国名家征集诗文,以记其盛。伊秉绶工诗文,善绘画书法,尤以篆、隶见长,其书法“圆润率直,墨沉笔实,醇古壮伟”,被誉为乾嘉八隶之首。现在朝云墓碑上镌刻的“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以及嵌于墓壁的东坡《朝云墓志铭》,均为伊知府手迹,成为这一名胜古迹的一道亮色。
千百年来,惠州西湖以其幽深曲折、清秀雅淡,吸引无数人前来探胜访古,凭吊六如亭的游客更是络绎于途,不可胜数。文人雅士在亭前流连忘返,吟诗作文,挥毫泼墨,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旧时,古城惠州的青年男女每到谈婚论嫁,往往会“来拜朝云问夙因”,在六如亭前烧香许愿,祈求婚姻美满。清明时节,士女倾城,到六如亭扫墓踏青,补种梅花。谒拜六如墓亭,补种孤山梅花,栽植苏堤杨柳,是当时惠州民间的良风美俗。清光绪进士、惠州人江逢辰吟咏六如亭的诗句“爱兹苔藓二三尺,拟补梅花一万株”,说的正是这一民俗事象。惠州人为何对朝云如此赞赏、对梅花如此偏爱?这应与东坡用梅花悼念朝云有关。梅花清雅芳洁的形象和笑傲冰雪的品格,与朝云“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东坡 《西江月·梅花》,下同)的美丽和高洁颇相契合。正因为如此,东坡睹梅思人,诉说“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后人评东坡的这首咏梅词“托词幺凤,比曲哀蝉,虽复心伤响板,泪零车铎,凄感之情,何以喻之。”(见载清乐钧《朝云墓志》)令人一唱三叹,可谓独具只眼;而惠州人在孤山种梅以纪念朝云,亦可谓深知东坡的心愿。
六如亭经过多次重修,现已移建墓地前,是一别样得体的四柱方亭。亭柱镌刻两副楹联,其中一联是清人所撰:
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
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
“经卷药炉”,概括了朝云在惠州以佛修心、以药养生的清苦生活。“百尺江楼”, 指的自然是东坡和朝云居住的合江楼。而“飞柳絮”三字,则是内含着一个哀婉凄美的故事。东坡《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有着很深的人生感悟,传诵一时。据宋人笔记载,东坡在惠州,常唤朝云弹唱此词。一日,朝云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竟“歌喉将啭,泪满衣襟”,掩抑不能自已。不久朝云病亡,东坡为失去这位敏感多情的知音而“终生不复听此词”。联语的作者拈出了这个动人故事,向读者诉说这对天涯伴侣的相爱相知。朝云逝后,东坡曾作《悼朝云》诗:“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诗人内心充满无奈、苦楚和愧疚,“念童乌而永叹”,读后使人感慨不已,下联“夜灯仙塔”一语本此。而“一亭湖月冷梅花”,则组合着多种与朝云相关的意象和情愫,营造一片凄清的意境,低诉着一个凄婉的故事,感染了不少游客。
“终古芳魂得今誉”。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六如亭和朝云墓进行过三次较大的重修。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在邻近朝云墓地西北侧筑建一座东坡纪念馆,并在其前方造立一尊花岗岩东坡像。形成了一个以苏东坡与王朝云为主题的景点。近年来,亭墓周边栽植不少品种的梅树。每当梅花绽放,灿若云霞,萦绕孤山,幽香阵阵,沁人心脾。尤其寒冬黑夜,冷月当空,徜徉其间,疏影横斜,暗香清远,“一亭湖月冷梅花”的意境映入眼帘,令人遐思无限。“傍水名亭是六如”,这一景点愈发吸引游人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内涵,应是景区的魅力所在。
于2016年夏惠州城南湖畔娱亲堂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清远讯记者林本剑报道:为期两天的第二届清远足球文化节昨日落幕。清远恒大足校与广东恒上足球俱乐部用一场精彩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