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黄剑琴通讯员/清纪宣)6日,清新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欧阳振上线微访谈接受网友提问,这也是今年清远市第二届“廉政建设大家谈”微访谈工作的第二期。
1个小时内,欧阳振围绕“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主题,回答了多名网友关心的“清新反腐倡廉情况”“遏制农村基层腐败问题”“狠刹"四风"问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扶贫领域、打黑除恶、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巡察工作”等逾10个问题。
??谈反腐倡廉
2017年立案132件同比增长33.3%
网友就去年清新区反腐倡廉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及如何落实“两个责任”等进行了提问。
2017年该区受理信访件共251件,同比增长27.4%,立案132件,同比增长33.3%;结案11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2人,同比增长27.3%,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03人,政纪处分29人,双重处分20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各成员单位相互移送案件线索66条,协作查处重大贪腐案件2件,立案2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人。与此同时,在2017年度市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清新区得分106.139分,位列全市8个县(区、市)首位,连续3年夺得清远市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第一名。
欧阳振表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有力的抓手。一是当好党内监督“专责员”,推动从严治党。通过警示谈话、强化政治“体检”、开展“三述”现场答辩等工作压实“两个责任”。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模式,太平镇天良村、三坑镇竹楼村、浸潭镇六甲洞村的“勤廉工程”规范化示范建设成为全市推广学习的先进模式。
二是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体现严管厚爱。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紧盯“三类人”加强执纪审查,推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形成并巩固发展。
三是当好干部队伍“保健员”,做到自身过硬。加强自我监督管理;狠抓纪律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等。
??谈作风建设
今年突出解决庸政懒政等问题
有网友对清新区推进作风建设及如何通过抓“关键少数”,让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形成“头雁效应”等问题较为关注。
欧阳振表示,清新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主要做法是:织密监督检查网,建立了明察暗访、交叉检查以及快查快办快结等常态化运行机制,去年开展明察暗访82次。
同时,加大追责力度。把“四风”问题列入纪律审查的重点、作为纪律处分的重要内容。去年对机关单位、镇、村干部工作作风巡查42次,发现违纪问题6条,共查处“为官不为”18人。今年该区将进一步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解决庸政懒政等问题。
??谈监察体制改革
实施留置措施立案同比上升14.5%
去年底以来,全国各地全面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网友问道,清新区做了哪些工作?如今推进到什么程度?下一步清新区如何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
欧阳振介绍,今年1月12日,清远市清新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
1-5月,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共108件,与去年同期96件相比增加12件,增幅12.5%;立案71件,与去年同期62件相比上升14.5%;给予党纪处分31人,政纪处分1人,对6人实施留置。
同时,启动由市纪委指定案件由该区纪委到异地监察调查。年初,市纪委根据涉案对象,对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案件,指定清新区纪委对阳山县、英德市等11宗案件进行监察调查,有效地防止了“关系网”“人情风”的发生,案件更容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