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陈咏怀通讯员/张彩婷)今年以来,英德市禁毒委以推进戒毒康复工作为抓手,通过大力推进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的建设,不断完善吸毒人员管控工作体系,有力净化了英德社会环境。同时,通过法制宣传、禁毒知识宣传等活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掀起了全民禁毒新热潮。
百万富翁因吸毒沦为低保户如今成禁毒志愿者
阿鹏今年40岁,是东华镇的一名低保户。然而,当年他曾是一名百万富翁,沦落到如今地步只因染上了毒品。当年,阿鹏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深圳经商,凭借不怕苦敢拼搏的性格,很快创出了一番事业,用他的话来说,“当时的自己有钱有地位。”然而,在一次聚会中,他出于好奇接过了朋友递来的毒品,从此陷入长达10年的噩梦。“一开始觉得没什么,以为自己戒得了,但几次过后,一旦不吸,连饭都吃不下。”自此,阿鹏每日要花费上千元购买毒品,而他也开始无心工作,生意每况愈下,积蓄很快挥霍一光。身边的亲友多次劝阻无果后,纷纷疏远阿鹏。“那时候的自己人见人厌,亲戚朋友不能提供毒资给我时,就已经失去了价值。我眼中除了毒品还是毒品,整个人就像一具空荡荡的躯壳,没有灵魂。”2005年,阿鹏第七次从戒毒所出来,他猛然发现再也没人愿意靠近自己了,曾经所谓的“兄弟”也不再露面,巨大的空虚感让阿鹏寝食难安,“犯毒瘾都没那么痛苦。”于是,他下定决心戒毒,并找了一份当货车司机的工作,打算重新做人。不幸的是,2007年,阿鹏在一次运货途中遭遇车祸,脑部受创,留下癫痫后遗症,再也无法工作。考虑到阿鹏已成功戒毒且没有收入来源,当地政府帮他申请了低保。
今年初,东华镇成立了社区戒毒康复服务站,在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推荐下,阿鹏成为了一名禁毒志愿者,每当服务站开展禁毒活动时,他就跟随工作人员一起,以自身经历告诫人们不要吸食毒品,不少吸毒的年轻人受其经历影响,下决心戒毒。“自己的人生已经被毒品毁了,我再也不想其他人也走上和我一样的道路。”阿鹏说。
开展全民禁毒工程
盗抢案件下降近七成
“有时候我们讲10次禁毒知识还不如戒毒人员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东华镇社区戒毒康复服务站站长谢云峰告诉记者,东华镇有28个村居委,约11万人,其中有450人涉嫌吸毒,禁毒形势严峻。同时,由于人员缺乏,服务站创新形式,开始挖掘可转化成戒毒志愿者的吸毒对象,以提高宣传效果。
“东华镇开展全民禁毒工程以来,经过一系列的打击与宣传,盗抢案件发生率下降近七成。”东华镇党委委员、大镇派出所所长黄焜表示,该镇将禁毒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通过探索在册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方法,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此外,积极开展网格内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四清、四访、四帮”制度,促使吸毒人员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今年我们也举办了两场专场招聘会,有26名吸毒人员已在当地企业就业。”黄焜告诉记者。
户籍吸毒人数百人以上乡镇将建设社区康复站
据英德市禁毒办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英德的禁毒工作没有形成全民禁毒氛围,禁毒仅仅限于公安打击吸毒贩毒上,其他禁毒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基础差、欠账多,目前阶段性成效尚未完全达到毒情缓解或根本性改变的效果,毒情体量依然较大。经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在册吸毒人数4533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342人,毒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为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今年,英德重新启动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的建设,户籍吸毒人数100人以上的镇(街)要按照相关标准建设社康站,目前英德已上报16个乡镇。为加快建设进度和保证建设质量,该市扶持经费采取“以奖代补、以补促建、先建多补”的方式安排。此外,今年英德还将加大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鼓励考取社工证的干部职工参与,争取做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专职社工对禁毒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外出考察学习发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做得好的城市,主要是依靠专职社工开展工作。”上述工作人员补充道。
该工作人员表示,治理毒品问题关键要抓住“人”这一要素,只有吸毒人员成功戒毒康复、回归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毒品买方市场、斩断毒品消费链条。下一步,英德市禁毒办将把吸毒人员服务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以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为依托,充分整合公安、司法、社工、志愿者等各方面资源,创新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力争做到发现一个、戒断一个、帮教一个、巩固一个,确保年底前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不低于90%。
新闻推荐
就伊核协议,特朗普要求加入限制伊朗弹道导弹项目的内容,赋予联合国核查伊朗军事设施以更大的权力,删除“日落条款”,即协议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