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南粤古驿道第二届文化创意大赛暨广东美丽宜居乡村行动农房改造示范项目(连州站)在连州举办。
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去年11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提出要打造6条古驿道线路。这6条南粤古驿道线路涉及清远的有两条,分别是粤北秦汉古驿道和北江—珠江口古驿道线路。
为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推动连州乡村振兴,日前,中国南粤古驿道第二届文化创意大赛暨广东美丽宜居乡村行动农房改造示范项目(连州站)在连州举办。其间,广东省“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委员会、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中国南粤古驿道网站还现场发起了《关于南粤古驿道“不留痕迹的旅程”》倡议书。
●南方日报记者魏金锋黄津黄玉熹
??头脑风暴
创意设计激发传统活力
当日上午8时,位于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的大戏台前聚集着众多村民,等待着乡村戏曲节优秀节目的表演。
中国南粤古驿道第二届文化创意大赛历经一个月的前期筹备,来自全省17所院校的74个方案最终诞生,作品涉及平面视觉、特色器具、传统工艺传承、建筑与环境艺术、规划、新媒体传播、摄影绘画等7个类别,作品获得评委们高度赞赏。现场还对各个作品进行创意大PK。
来自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刘禹锡纪念馆文创品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盘瑶萌狮微信表情IP设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馆展厅设计》《连州文化馆剧场改造》、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妆点》(乡村改造方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水晶梨包装设计》依次登台进行创意讲解。
其中,《刘禹锡纪念馆文创品牌》以刘禹锡在连州创作的诗词为出发点,从汉字的笔画、诗词的温度、色彩的点睛着手,进行辅助图形与周边产品的设计;《连州文化馆剧场改造》以文化石、木饰面板、木格栅等为主要材料,以山脉的起伏、道教福地福山的福字为元素,进行连州文化馆的剧场改造设计。
“三师”志愿者杜黎宏表示,设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些文创方案深入连州提取文化元素,将文化进行“贴地气的设计”,使其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设计。
“三师”志愿者郭壮狮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市场需求,联合企业将部分古驿道文创作品进行批量生产,将产品推向市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
闲置农房改造焕发生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许多农村都遗留大量闲置农房。位于秦汉古驿道沿线的白牛桥村正是典型一例。
要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就要让闲置农房改造与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等实现对接,形成协同、绿色、有机的开发模式。当日下午,广东美丽宜居乡村行动农房改造示范项目在连州市大路边镇举行,来自省内规划、建筑、设计、美术等领域的80多位专业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活动。
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立足当地需求,结合古驿道周边环境及地域文化特征,“三师”专业志愿者与各路大师对白牛桥村的5间闲置农房进行改造。在考虑农房空间、功能、使用材料、造价及建筑原真性的前提下,结合日常使用、驿道学堂、节日活动三项功能需求,志愿者们设计出两套改造方案供当地选择。
志愿者李颖懿表示,由于白牛桥村位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南粤古驿道旁边,周边的村庄村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农房改造示范项目”一旦启动,普通村落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村民带来好处。
记者在现场看到,志愿者们有的清理垃圾杂物、布置景观、摆放农具,有的铺展画板拿起画笔,现场写生对农房墙壁进行“改造”,还有的设计标识,竖立指示牌,使原本比较分散、杂乱的乡村环境得到初步规整。
对此,连州市大路边镇东大村委会书记欧阳喜龙竖起了大拇指,“设计师团队带来的改造方案很好,我们很满意很感谢。一旦实施,将推进村子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传承发展
讲好故事传播历史文化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以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广东省迄今发现的古驿道及附属遗存202处,是军事之路、商旅之路,也是民族迁徙、融合之路,更是广东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延续。
连州古驿道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通道,以它为缘起和桥梁,多次发生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奠定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连州古驿道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研究岭南开化、发展保留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民俗资料。
2017年11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提出要打造6条古驿道线路和4个重要节点,贯穿全省21个地级市、103个区县,串联1200个人文及自然发展节点,全长约11230公里。记者梳理发现,这6条南粤古驿道线路涉及清远的有两条,分别是粤北秦汉古驿道和北江—珠江口古驿道线路。
专家表示,要在目前全市组织统筹调研、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省、市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对各县市区的古驿道实地考察,特别是组织旅游、文化、古建筑、历史等方面的专题调研,进行深层次挖掘、整理出古驿道历史文化资源。
记者从《清远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获悉,清远将全面开展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开展南粤古驿道等专题调查,充分挖掘和整理古驿道史料,完成调查报告、《清远古驿道》编写,组织开展清远古驿道专题展览,讲好清远故事,传播清远历史文化。
业内人士指出,清远古驿道文化厚重,下一步不妨以挖掘古驿道文化内涵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采用“古驿道+文化”“古驿道+体育”“古驿道+旅游”“古驿道+特色农业”等创新模式,活化利用沿线历史文化遗产,推进全域旅游带动沿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新闻推荐
用图片反映“实践勤政清廉精神” 连州“廉泉清风”摄影大赛结果出炉
南方日报讯(记者/杨溢子通讯员/蔡文)日前,由连州市纪委、市监委主办的“廉泉清风”摄影大赛获奖结果新鲜出炉,参赛选手黄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