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省15所高校的师生及民间艺人数百人,在连州共同体验了一场“古驿道文化之旅”。
以连州文化为元素的设计作品,吸引专家、学者的目光。
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为文化创意设计作品站台做宣传。
16日上午,8时未到,坐落在南粤古驿道旁的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开始热闹起来。村民吴岐青早早来到了村中千年古榕树旁的古戏台前,等候一场“文化大戏”的开幕。
当天上午9时,中国南粤古驿道第二届文化创意大赛暨广东美丽宜居乡村行动农房改造示范项目(连州站)在丰阳村举行。来自全省15所高校的师生及民间艺人数百人,在连州共同体验了一场“古驿道文化之旅”。
“丰阳村是连州古驿道的一部分,这场文化创意大赛在村子举行,对宣传丰阳村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村民开了眼界。”对于现场举行的文化创意大PK,吴岐青连连点赞。
在活动现场,来自全省17所院校历时一个多月创作的74个方案展开了创意大PK,产生了连州站“定向命题优秀设计奖”。这些文创方案以连州文化为元素,设计作品“取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为宣传连州古驿道,推动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智慧支持。
活动现场,广东省三师志愿者委员会、广东省户外运动协会、中国南粤古驿道网站还发起了《关于南粤古驿道“不留痕迹的旅程”》倡议书,号召每个活动参与者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爱护生态环境,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让南粤古驿道成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要道”。
对当天的活动,本报“南方+客户端”派出采访组进行了现场视频和图文直播,吸引了6万多人次点击、观看,反响热烈。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黄津魏金锋曾亮超黄玉熹
“活化”连州传统文化
将批量生产古驿道文创作品
连州市列入2018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约103公里,其中连州丰阳至东陂古驿道约56公里,连州秦汉古驿道约47公里。
为深入挖掘连州文化底蕴,树立当地文化自信,推动连州乡村振兴,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第二站选址连州,旨在结合当地历史元素与发展现状,以“五岭锁钥,要冲连州”为主题进行活化设计。
历经一个月的前期筹备,来自全省17所院校的74个方案最终诞生,作品涉及平面视觉、特色器具、传统工艺传承、建筑与环境艺术、规划、新媒体传播、摄影绘画等7个类别。
这些作品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赞赏。现场,各高校轮番上台展示文化创意方案,进行现场大PK。其中,《刘禹锡纪念馆文创品牌》以刘禹锡在连州创作的诗词为出发点,从汉字的笔画、诗词的温度、色彩的点睛着手,进行辅助图形与周边产品的设计,让游客们踏入连州时能感受名人的风范与气度。《水晶梨包装设计》则体现了“在吃中学习”,包装盒上印有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强调品牌的同时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盘瑶萌狮微信表情IP设计》则通过数字媒体艺术,把连州布袋木狮的形象设计成卡通动画,还制作了微信表情包,让民间艺术以数字的形态得以保留。
经过各位专家、领导及现场大众评审投票,大赛产生了连州站“定向命题优秀设计奖”,分别是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刘禹锡纪念馆文创品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盘瑶萌狮微信表情IP设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馆展厅设计》《连州文化馆剧场改造》,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画不如——南粤古驿道连州驿站设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水晶梨包装设计》。
“设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三师”专业志愿者杜黎宏介绍,这些文创方案深入连州提取其文化元素,将文化进行“贴地气的设计”,使其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设计。
“三师”专业志愿者、省住建厅副厅长郭壮狮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市场需求,联合企业将部分古驿道文创作品进行批量生产,将产品推向市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盘活农村闲置农房
助力连州乡村振兴发展
当天下午,广东美丽宜居乡村行动农房改造示范项目在连州大路边镇举行。来自省内规划、建筑、设计、美术等领域的80多位“三师”专业志愿者们参与了活动。“三师”志愿服务队创建于2014年,是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服务队的简称。
活动中,他们组成七支志愿者队伍沿着连州秦汉古道一路向北,就科学规划建设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作出具体行动,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公共产品,共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许多农村都遗存了大量闲置农房。位于秦汉古道沿线的东大村委会白牛桥村正是典型的一例。
在前期充分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立足当地需求,结合古驿道周边环境及地域文化特征,“三师”专业志愿者与各路大师对白牛桥村的五间闲置农房进行改造。在充分考虑农房空间、功能、使用材料、造价及建筑原真性的前提下,结合日常使用、驿道学堂、节日活动三项功能需求,志愿者们设计出两套改造方案供当地选择。
来自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三师”专业志愿者李颖懿介绍,这些被改造后的具有商业功能的闲置农房可以通过出租、自营等方式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也可通过该载体激发村民的自主创业意识。
为使“农房改造示范项目”真正盘活,为村民带来可持续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三师”专业志愿者与民宿投资人就农房改造后的运营事宜进行现场研讨。
在现场观看方案后,村民认识到,他们眼中不值钱的“破旧屋子”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有着亟待开发的经济价值,激发了村民振兴乡村的信心。
大路边镇东大村委会书记欧阳喜龙表示,“设计师团队带来的改造方案很好,我们很满意很感谢。一旦实施,将推动村子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新闻推荐
“古道人家”话秦汉。古道旁的古凉亭。秦汉古道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洗礼。在粤北连州,一条古道蜿蜒在雄山峻岭之中,穿梭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