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荷兴志愿者驿站之后,潘伯每天都在志愿者驿站值班,负责开放场室、做卫生,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咨询、接收旧衣物、宣传招募志愿者等。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每天放学后,附近的街坊带孩子到驿站后继续忙自己的事,等他们忙完再过来接孩子回家。每天在驿站值班的潘伯则成了家长放心的“看管员”。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清远市清城区荷兴社区的老党员潘金泰退休已经十多年了,但却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平时他的工作可不轻松:整理书籍、打扫卫生、看顾小孩……但是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不情愿。“自己和老伴两个人一起住,平时也没什么事情,愿意为了社区来做志愿服务,贡献力量。”为了社区奉献这么多年,社区的朋友们都亲切称他为潘伯。
但潘伯也有自己的顾虑:自己年龄逐渐大了,害怕有一天不能继续做志愿服务,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接班人,“但不管有没有接班人,作为一名老党员,只要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把志愿服务做下去。”
●撰文:黄玉熹黎劼怡
水管爆裂整月无人理
结缘志愿服务
自女儿外嫁、2006年退休后,潘伯自己就和老伴一起住。退休后的生活的确悠闲自在,但他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感觉没事做,心里空落落的。
2016年3月,荷兴广场有一处水管爆裂,自来水从爆裂处流出,导致附近路面一直湿滑,有不少行人都不慎摔倒。隔了将近一个月,爆裂的水管一直没有人来进行维修,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当时有志愿者服务队到社区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询问周边居民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潘伯回忆说,当时他将水管爆裂的情况告知了志愿者,并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向相关部门反馈,问题最终迅速解决。
“当时就觉得志愿者的工作特别有意义,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很想去尝试做志愿服务。”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潘伯找到当时的荷兴志愿者驿站,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看小孩、理书籍、打扫卫生
志愿者潘伯忙起来
加入荷兴志愿者驿站之后,潘伯每天都在志愿者驿站值班,负责开放场室、做卫生。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咨询、接收旧衣物、宣传招募志愿者等。潘伯也协助驿站开展关爱慰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各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驿站设置了一个“四三零学堂”服务。每天放学后,附近的街坊带孩子到驿站后继续忙自己的事,等他们忙完再过来接孩子回家。而每天在驿站值班的潘伯则成了家长放心的“看管员”。时间长了,大家熟悉了,有的家长抽不出时间,还会让潘伯帮忙接小孩。而乐此不疲的潘伯慢慢成了街坊口中的“热心肠”。
2017年荷兴志愿者驿站撤销了,同年11月荷兴小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潘伯继续每天到中心值班,为小区居民开放场室、引导社区居民享有场室服务,也协助居民照看小孩和维持场室安全秩序等。
当了志愿者之后,潘伯的生活真正忙起来,但他自己却忙得很开心:“自己平时生活无聊,能在社区为大家服务,很充实。”尤其是社区的小朋友,每天叫他“爷爷、爷爷”,让他十分高兴。
潘伯的顾虑
社区志愿者需要传承
下午四点半刚过,就有不少同学放学回家,将自行车停在荷兴小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然后到中心完成作业。这时,潘伯就会提醒下午在中心下棋、聊天的老人们,将书桌空出来,给孩子们学习。“起初还有人不理解,需要去解释,但知道是为孩子们好,大家都很支持。”潘伯说。
停在中心门口的自行车,潘伯也会帮忙看管,让小朋友能在中心安心学习。
现在,每天早上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都可以在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看到潘伯的身影。
但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潘伯的身体也出现问题。最严重的就是高血压,“半个月前,因为高血压到清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持续了两三天。由于中心没人管理,导致中心只能关闭。”潘伯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个接班人,能够在他身体不好的时候,对中心进行管理。
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要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退休以后,空闲时间多了,义务帮社区居民做好事,也就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只要还能干得动,就会继续干下去。”潘伯说,要是有一个志愿者来接班,他就把党群服务中心的全部情况全部告诉新的志愿者,让他更好地为小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凤城益家”文明家庭涵育计划启动 普及家庭教育理念,精准创建、增育文明家庭
清城区“凤城益家”文明家庭涵育计划启动。黄玉熹摄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玉熹通讯员/李丽珍)日前,由清城区文明办、区妇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