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新闻 清城新闻 清新新闻 英德新闻 连州新闻 佛冈新闻 阳山新闻 连山新闻 连南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连州新闻 > 正文

帮助康复融入社会,学习技能促进就业 星子康园中心:残障人士幸福家园

来源:南方日报 2018-07-11 12:14   http://www.kcqsx.com/


工作人员指导残障人士进行肢体锻炼。康园中心旨在通过工(农)疗、娱疗等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手段,帮助残障人士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服务后能够回归社会主流。黄津摄

连州市星子镇社区康园中心的工疗室内,今年37岁的曹红为正拿着焊枪,专心致志地焊接着耳机喇叭。两张长桌上整齐地摆放着耳机线的原材料,一旁的箱子里装满了他完成的劳动成果——耳机线。

曹红为是一名听障者,去年进入康园中心以来,是他近几年来最开心的事:在这里他找到了精神寄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康园中心,他不仅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变得乐观开朗,还学会了串珠链、翻布偶等手工,为自己挣得人生第一笔工资,树立起了生活的自信心。

去年9月开始正式对外开放的星子镇社区康园中心,目前有学员27人,逐步形成以工疗为主,学疗、体疗、娱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康复服务,为肢体、精神或智力残疾的残障人士提供日间托管、康复训练、辅助就业等服务,成为当地残障人士的幸福家园。

近日,清远市残联副理事长张文率队前往调研时,对星子镇社区康园中心工作给予了高度好评:“这里的康复器材较为齐全,氛围也很好,工作人员亲和力强。下一步可多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为残障人士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杨溢子通讯员唐素花

活动丰富??

帮助康复融入社会

连州市星子镇社区康园中心是镇级综合性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属于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服务单位。该中心于2017年9月开始正式对外开放,现有学员27人,工作人员4人,室内面积约150平方米,内部设有居家训练室、肢体康疗室、娱乐康疗室、工(农)艺康疗室、智能康疗室等功能室,配有踏步机、平衡杆等10多种器材,每天可以服务20至25人。

康园中心旨在通过工(农)疗、娱疗等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手段,为社区内的成年肢体、精神或智力残疾的残障人士提供日间照料、康复功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庇护性就业和康乐文体活动等服务,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使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服务能够回归社会主流。

康园中心工作人员成莉虹告诉记者:“很多农村残障人士的家庭条件困难,先天或后天造成的残疾使得他们的身体和普通人有所区别,更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同时,他们可能会由于自小没受过学校教育或感受到外界不平等的眼光等各种原因,从而对外面的社会产生了本能的恐惧感。”

“有些残障人士必须父母亲在家里照顾,这也会加重了一个家庭的负担。”成莉虹表示,“而在康园中心,他们都是平等的、不受歧视的,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学习做手工拿工钱,可以参与下棋、唱歌、跳舞、包饺子等活动。同时,他们的父母亲也能抽出时间,安心地在外面工作,减轻了家庭负担。”

成莉虹介绍,康园中心每天开放8个小时,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我们中午会安排午餐,每天也会为他们提供30元的交通补贴。在这里,我们会教他们饭前洗手、擦脸讲卫生、穿衣要整洁、坐姿要正确,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还会教他们做简单的手工。”

每次到了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或者学员的生日,康园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学员们便如同家人一般,一起包粽子、包饺子、玩游戏、唱歌跳舞、吃蛋糕,活动丰富多彩。“大家相处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帮助提升学员们的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交水平。”成莉虹说。

情绪好转??

残障人士变得乐观开朗

在康园中心,学员们的性格、身体、情绪、精神等都逐渐好转,也不再如从前一般惧怕排斥他人。

29岁的唐剑强是康园中心的学员之一,来自星子镇水源村委会峰园村,因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去年10月,他来到了康园中心。“他的家人每天需要外出工作,他时常是一个人在家里。”成莉虹介绍。

家人陪伴的缺失和外界不平等的眼光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他的情绪处于极其容易爆发的处境。他刚来到中心的时候,经常会骂人,发脾气。面对这样的情况,康园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地跟他聊天,引导他,安抚他。

感知到了其他人传来的温暖,唐剑强的性格也逐渐产生了变化。“现在他跟我们熟了,变得开朗了,也有礼貌多了,对人讲话更温和了。”成莉虹介绍。

不仅是情绪方面,在身体方面,唐剑强也有了好转。除了每天的康复训练之外,唐剑强的好转还得益于他的一项爱好——写毛笔字。得知了唐剑强的这一爱好,康园中心工作人员给他买来了毛笔、宣纸等。空闲时写一写毛笔字,他的手部肌肉也得到了锻炼。“他初到时吃饭连碗都拿不稳,如今已经能够自己吃饭。”成莉虹说。

另一名学员吴桂英则是今年6月才来到康园中心。今年46岁的她是一名智力残障人士,由于遭受到丈夫的家庭暴力,她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被接回娘家的她十分惧怕陌生人,只能待在家中。

“初到时,她看起来十分紧张,就坐着也不说话,吃饭都不敢吃,一直要找妈妈。”成莉虹发现,紧抓衣角是吴桂英紧张时的小动作。她的情况使成莉虹忧心,“我们每天一步步地帮助她吃饭,跟她聊天,更加耐心地对待。”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如今的吴桂英不再惧怕工作人员,甚至对成莉虹有了依赖,“她有时会拿着我的车钥匙不让我走”。

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吴桂英的母亲陈联凤也放下了最初的担心,“我之前一直担心其他人会看不起她,嫌她麻烦,现在终于能放心了。”谈到女儿的现状,陈联凤的脸上也有了欣慰的笑容,“现在她回家会主动帮忙,也会和家人聊康园中心的事,情绪好了很多。”

促进就业??

“她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目前,康园中心逐步形成以工疗为主,学疗、体疗、娱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康复服务。“康园中心工疗站的最终目的还是让残障人士能够回归社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成莉虹介绍,康园工疗站在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工疗人员参与社会就业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串珠链、翻布偶等手工都属于工疗,做手工不仅能够让学员们锻炼手部肌肉,锻炼手部的控制能力和活动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获得人生的第一份工资,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填补了他们的精神空虚,多了一份寄托。”成莉虹介绍,“一般每天下午开始工疗,学员们做了一段时间,我们便会提醒他们站起来活动一下,做些运动。”

曹红为在来到康园中心之前,每天在家中无事可做,最常见的便是他不断地从楼下走到楼上,然后再走下来。进入康园中心,不管是串珠链还是焊耳机喇叭,渐渐地,他有了一份精神寄托。从最初的每日完成1-2捆耳机线,到后来的每日完成10—11捆耳机线,如今的他每个月能够获得四五百元的手工费。

33岁的肢体残障人士潘春燕曾经是康园中心的学员之一,而如今她已经实现就业了。去年9月,潘春燕刚来到康园中心时,情绪还十分低落。渐渐地,通过学习做手工,她找到了自己的擅长之处。她的一条腿行动不便,却拥有着一双巧手。

去年11月,在多方的努力下,潘春燕正式到星子镇的一家电子厂上班。现在,她还买了一辆三轮车用于上下班。“节假日办活动时,她还是时常会过来玩。”下班时间,成莉虹不时会遇到买菜回家的潘春燕,“她现在已经完全能够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新闻推荐

万人现场采摘、水晶梨宴、连州水果宴…… 2018水晶梨节开幕 连州甜蜜之旅开启

春赏梨花夏品梨,已成为连州“生态农业+旅游”的特色品牌。连州水晶梨被誉为“消暑神器”。不少游客举起手中的水晶梨,拍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帮助康复融入社会,学习技能促进就业 星子康园中心:残障人士幸福家园)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