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段灿通讯员/卢志满毛卫玲)近年来,阳山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服务服从全省大局,牢牢把握生态发展定位,坚持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实现生态振兴绿色崛起,取得较好成绩,先后获得“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强化“绿色发展”观念
推进全域绿色产业开发
阳山通过五大举措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阳山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绿色发展引领。2017年初,阳山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立足阳山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围绕“绿”字,全域谋划,提出和全面实施“三个全域两大攻坚”(全域绿色产业开发、全域文明建设、全域旅游创建、农村综合改革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系列行动,制定出台5大实施方案、35个子方案,引领绿色发展。
阳山一方面确立了美好生态、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味农品和善美人家同步建设的美好愿景,全面全域推进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坚决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和环境要求,对各类开发活动进行严格管控,并充分发挥“多规合一”引领作用,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其次,阳山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导向,推进全域绿色产业开发。阳山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改造提升矿产、水电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环保型产业,加快建设绿色产业体系,努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更成为了全省第一个整县实施光伏扶贫的县。
同时,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品种提品质、改业态促融合”为主要内容,实施农业“三品”工程,发展壮大蔬菜、水果、优质稻、阳山鸡等生态特色优质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此外,阳山还确立了2019年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目标,并充分挖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举办了一系列以乡村为平台的节庆活动,打造了黎埠梨花节、岭背柚子节、小江银杏节、阳城镇水口秦汉古道徒步等一批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亮点,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探索“制度创新”
推进美丽阳山建设
坚持综合施策,让“阳山蓝”“阳山绿”成为发展底色。阳山一方面抓好生态建设,全面实施新一轮绿化阳山大行动,扎实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另一方面强化生态治理,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域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建设优美生态水系建设,“百里中小河流”生态水系建设初具雏形,全面落实河长制,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相关做法全省推广。认真抓好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同时,计划整县推进总投资4.6亿元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步抓好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厕所革命,让“阳山蓝”“阳山绿”成为阳山发展的“底色”。
坚持全域覆盖,扎实推进美丽阳山建设。阳山大力推进县城园林绿化、江滨公园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美丽县城。扎实推进“三边”(路边、村边、水边)+“镇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加快建设美丽圩镇。落实《清远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推进五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梯次创建,目前全县15.8%的自然村(20户以上)创建成为市级美丽乡村,今年可达到40%的创建目标。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绿化一保洁”,全县86.5%的自然村已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预计年内百分百完成。
坚持常态长效,探索绿色发展制度创新。今年年初,阳山制定出台了《阳山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2018—2020)(试行)》及其实施方案,围绕6个方面、31项指标,逐项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攻坚克难。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引导各乡镇各部门把发展理念和工作重点转到“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来。
在这五大举措的有效实施中,阳山奋力实现生态振兴绿色崛起,取得较好成绩,先后获得了“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旭君通讯员粤卫信薛冰妮高龙朱璐诗)7月4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举行广东省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启动会暨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