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凡
为着力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日前,英德市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协调会。据悉,今年该市共安排重点项目36项,总投资50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7亿元。1—6月已完成投资24.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40.01%。
据报道,清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广宁在会上要求,英德各级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创新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千方百计破解项目制约“瓶颈”,通过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的关键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实现英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压实责任强力推动。首当其冲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重点项目所在地的镇村、园区管委会,都是直接的责任单位,项目建成发展当地将直接获益,切实肩负起应有责任可谓是分内之事!要进一步明确目标,选准执行力过硬的领导干部,组建得力工作团队,一步一个脚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此外,落实牵头单位的责任,发挥其组织、协调、统筹的作用,避免“多部门参与、无人抓落实”的局面。同时,加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有利于凝聚各方推动项目的支持力量。
建立有效机制。重点项目从规划到建成,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为了完善相关手续,就要分别到不同的部门履行申请、报批等手续,部门强调工作流程,耗费时间颇多;加之如果企业对政策、部门办事流程不熟悉,也会白白浪费很多时间。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将避免“无用功”,加快推进速度。一是根据项目涉及的部门,建立联席会议、领导机构等,完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二是动态调整重点项目,正如报道中提到的,根据清远市通知要求,英德仙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匠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U材料建设、锦潭小镇、德丰农牧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物流、广州体育学院英德校区等五个项目申请列入2018年下半年的清远市重点项目。与此同时,原列入的两个项目因进度不理想,不能完成今年投资计划,申请调出清远市重点项目。调整当然非常必要,而调整之后重点项目相应配套措施要跟进落实,这样的调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三是加大问责力度。重点项目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民生事业,关乎脱贫致富,为重点项目服好务理所当然,而在重点项目跟前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当然要严厉问责,依法依规予以处置,这既是对懒政惰政干部的“警醒”,更是对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的肯定和激励;四是公开透明。对每个重点项目的责任人、进度、成效等进行公开排位,形成时间、任务倒逼的态势,通过公开彰显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重点项目的责任感。
以点带面抓好示范。重点项目由于其具体情况不同,遇到的“短板”也不一样。抓住重点中的重点,集中优势力量,搞好示范点建设逐步推开,为其他项目提供有益借鉴。当前,重点项目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指标等方面。诚然,这个问题的存在非一朝一夕,即便如今要全部满足予以解决也是不切实际的,毕竟需求无限而土地指标是有限的。应根据项目实际,分清轻重缓急,对投资强度大以及关联性、带动性大的项目予以倾斜。此外,既然有些问题无法短时间内解决,就要转换思维、另辟蹊径,在国家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企业,指导、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久拖不决,小矛盾也会变成大问题,重点项目一日不建成,就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拖后腿”的后果大多是不作为导致的。譬如有些农业产业项目,如果企业投资意愿、实力都很强,又囿于土地指标,可否考虑通过采用不破坏耕作层的建筑物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可否考虑在园区外与村民合作延伸产业半径?总而言之,抓好示范点,就是部门与企业之间要在一些难点问题上达成共识,主动作为,采取可行办法,推动企业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本版统筹:焦莹
新闻推荐
英德市委常委会听取第五轮第一批巡察工作综合情况报告 抓好巡察成果运用 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英纪宣)日前,英德市委召开十三届第57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市委第五轮第一批巡察工作综合情况报告,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