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玉熹通讯员/吴彩娟翟微微)“墨流溢彩——亲子趣味浮水画”“易拉罐耍杂技”“马德堡半球实验”“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人”……各类神奇的科普活动在今年的清城区校园科技节上亮相,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家长大开眼界,在学生心中播下科技的种子。
今年以来,清城区举办了校园科技节、中小学机器人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挑战赛等各类活动。目前已有清师附小、清城中学等8所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科技节活动。项目类型涉及科普知识宣传、成果展示、竞技活动、体验活动等50多种,覆盖人数达3万人次。接下来,清城区还有16所学校举办校园科技节活动,时间贯穿全年,预计参与人数达8万人次,比去年增加2万人次。
科技活动亮点纷呈角逐各类创新大赛
据悉,本届校园科技节亮点纷呈,申请的学校中,清城区优先选择乡镇地区和未开展过校园科技节活动的学校,扩大活动覆盖范围,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和群众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同时,将全区科技辅导员分组一一对应每间学校,在该学校开展活动前期和活动现场给予指导,既保障了活动质量,又加强了全区科技辅导员的沟通与交流。
6月初,第二届清远市清城区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在清城区飞来湖中学举行。本次比赛的参赛队伍多达57支,其中小学32支队,中学25支队。共吸引了清城区114名中小学生和80名辅导老师参加角逐。通过此次竞赛的开展,达到了进一步与省赛接轨的目的,与此同时,也为鼓励更多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各类活动的举行,清城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了明显提高。清城区科协积极组织清城区科技工作者及学生参与全国、省、市级的科技创新活动比赛。在第33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清城区共获得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其中城区新北江实验学校马永丽同学的科幻画《神奇的海底泥发电站》、清城区东城街中心小学祝海琳同学的科幻画《全自动绿色食品制造机》获一等奖并上送参加全国赛。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实体机器人比赛,清城区首次组织派学生出战,荣获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同时,清城区积极开展社区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据悉,清城区科协继续打造“科普宣传流动站”,实现城区科普知识全覆盖。今年以来,清城区科协以全面做好广东科普信息化试点区工作为契机,以提升全区科学素养为抓手,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在去年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以“科普惠民进社区”为主题,利用公交车人流量大、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特点,打造“科普宣传流动站”,让“科普中国”优质资源落地应用,最广泛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据统计,清城区“科普宣传流动站”共播放科普小视频100多个,覆盖230辆公交车,20余条公交线路,250个公交电视广告屏,每个屏各播放30次,每天可达7500次播放量,覆盖人数每天可达20余万人次。
同时,清城区大力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上半年,清城区科协积极参与创文办举办的“奇换社区”“蓝丝带志愿服务”等活动,在横荷荷兴小区、洲心学联社区、洲心永安社区开展了“科普进社区”活动,共派发科普宣传资料600多份。清城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全年开展30多场“科普进社区”活动,派发科普宣传资料6万多份,惠及社区居民3万多人次。
新闻推荐
清远市清城区举办主体责任系统测试培训班搭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平台清远新闻网讯(记者/黄剑琴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