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镇人大代表正在检查公路质量。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高远辉)“新修的路,怎么有一条那么长又深的"伤痕"?”“刚修好的路怎么就出现反沙现象?施工材料是否有问题?”8月9日上午,英德市波罗镇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助力南融北康计划”为主题,开展“问进度”跟踪调研活动。该镇人大代表就乡村公路指标与质量连连发问,积极为民“问”路。
据悉,2018年是“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和“南融北康代表行”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波罗镇人大在英德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镇党委的领导下,探索建立“三问一评一票决”跟踪监督工作机制,并按照就近便于开展活动、有利发挥代表作用的原则,分片设立2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人大代表履职搭建平台,进一步提升人大监督实效。
而此次人大“问进度”跟踪调研活动不仅开展了履职培训,还邀请相关镇领导和公路站负责人陪同代表实地视察调研麻竹化、大坪乡村公路建设,并在议事会上汇报波罗镇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推进的情况。活动中,各位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就乡村公路指标与质量展开了激烈讨论,积极为民“问”路。
“新修的路,有"伤痕",到时可以验收通过吗?”建棠村代表卢小贤痛心地提问。“那是因为修路时正值收笋高峰期,有村民上山砍笋,用摩托车运笋下山破坏的。”波罗村代表谭晚解释道,她建议一方面要教育周边村民,提高“爱护公路”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要督促好施工进度,尽量避免在收笋高峰期修路。
“刚修好的路怎么就出现反沙现象?是不是用了山沙而不是河沙?”多位人大代表对公路质量“拍砖”。他们要求政府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监管,“乡村公路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波罗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前提保障,决不能马虎”!“不但要修好路,还要维护好路!”东风村代表欧养则提出,“沿沙至东风路段损坏多年,希望可以早日维修好。”
“波罗镇乡村公路弯多路窄,有的转弯路段两边杂草丛生,阻碍视线,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居住在波罗的英德市人大代表文招娣建议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及时组织人员除草,在一些必要路段安装减速带、凸面广角镜、安全警示牌等。
“太平坪村至建棠村公路实长4公里,但清远只下拨2公里指标,公路站打算将指标转移给其他村。我们表示反对!有2公里指标就先修2公里,不可随便转移!”太平坪村、建棠村等代表说。
“2018年我镇共有公路指标11.53公里,目前只有4.11公里开始平整路面,其余7.42公里未动工。如今沙石等原材料上涨幅度较大,公路造价飙升,如何确保按时完成2018年公路指标?”清远市人大代表、第一联络站站长邓彩娣提出心中的疑虑,她建议公路站及时向上级反映问题,同时也要深入各村发动村民想方设法自筹资金,确保不再出现“虽有公路指标却因种种原因未铺设公路”的现象。
波罗镇人大主席苏向龙表示,“全面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交通环境”是“南融北康代表行”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此次跟踪调研活动,各位代表畅所欲言,积极为民“问”路,是充分利用“三问一评一票决”跟踪监督工作机制的有益尝试,是当好助推南融北康代表行“监督员”“调查员”的生动实践。他希望各位人大代表与党委同向发力;希望联络站(室)认真梳理代表反映的意见,形成“问题清单”,及时组织政府部门进行认领,形成“认领清单”,并将结果公示,接受群众检验。
新闻推荐
英德市纪委监委“敲警钟”“划红线” 狠刹“升学宴”“谢师宴”不正之风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英纪宣)“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英德市纪委监委温馨提醒您:谢师在"心"不在"宴",请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