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到英德人民医院交流。
帮扶专家正进行疑难病例手术。
省人医党委书记耿庆山、英德市政协副主席林超富、英德市人医院长吴凡宇与十位帮扶专家合影留念。
省人医肿瘤专家吴一龙教授率队在英德人医开展义诊活动。
2017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与英德市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半年多来,在英德市人医的积极配合下,省人医的医疗专家真帮实干、勤勉务实,用先进的医疗理念、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帮助英德人医在重点学科建设、规范化诊疗、人才培养、创建“三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大大惠及英德百万人民。
●本版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焦莹通讯员张芳
结合实际
十名省人医专家驻点英德
广东省人民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而英德人医肩负着英德120万人口的健康使命。自建立对口精准帮扶关系以来,双方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省人医有关领导多次到英德人医调研,指派专人对接和落实跟进各项帮扶事宜,并根据英德人医的发展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和方案。
根据计划,省人医选派以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主管护师为主的医务人员,三年内分多批次进行对口精准支援工作。2017年12月份至今,已有两批、共10位专家驻点英德人医,分别来自肾内科、核医学、介入、皮肤科、临床药学、医学检验科、肝胆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等。派驻医务人员除了参加英德人医的临床诊疗外,在疑难病症的诊疗、危急重症病患者的救治,以及开展临床教学和新技术推广、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全面提高该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今年6月29日,省人医党委书记耿庆山率队到英德人医调研,要求各位专家发挥各自所长,把省人医的经验带到英德,切实为英德人医带来技术上的提升、管理上的细化,真正造福英德百姓。
为什么是上述领域的专家来帮扶?英德市人民医院党总支、院长吴凡宇告诉记者,主要是考虑双方医院的发展实际,除资金帮扶外,在医疗人才方面力争精准帮扶。比如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在省人医,还有其神经科、胸科、康复科、肾内科等都实力雄厚,而英德人医之前已开展过心脏介入手术,神经科的技术能力、团队力量在县级医院也靠前,但这些科室要再上台阶就必须上级医院的帮扶。“总而言之,就是根据英德各科室的情况量体裁衣,有些科室需要拔高,有些刚起步的科室则需要规范、需要保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吴凡宇表示,其实中国的医疗技术并不落后,但瓶颈在县级及以下医院,要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点也应该在县级及以下医院。因此,无论是响应国家打造“健康中国”的号召,还是出于英德人医的自身发展需求,这些专家帮扶该院的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为让驻点医护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生活方面,英德人医给专家们安排职工宿舍、职工饭堂就餐;工作方面,统一纳入该院管理,聘用为相应科室的主任助理、副主任、护士长等,并给予相应待遇。同时,通过建立帮扶沟通微信群、开展座谈会等方式,为专家们在英德人医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及时的帮助。医院还定期收集省人医帮扶专家和相应科室的意见,持续改进帮扶工作。
推行“五常法”管理
促医院护理水平整体提升
邝惠冰是广东省人医大内科护士长,也是首批派驻英德人医的护理方面专家。邝惠冰告诉记者,她是主动提出参与帮扶的,希望在新的工作环境下,自身能力有所突破,也希望自己积累了30余年的工作经验对基层医院有帮助,从而造福一方百姓。
“英德是粤北山区,加上省人医此前的医疗帮扶从未派过护理人员,没有可借鉴的先例,所以我以为英德人医医疗、食宿等各方面条件会比较艰苦,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真正来到之后,发现这里比想象中好。”邝惠冰表示,尤其是英德人医正在创建三甲,护理方面的管理梯队基本搭建起来了,这为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到英德人医后,邝惠冰就身兼大内科护士长和ICU病区护士长两职,和医院现任护士长、护理人员一起,开启了专科护理帮扶的新途径。
ICU作为医院的抢救基地,是与死神搏斗的无声战场,在每次重大抢救的背后,都有护士的辛劳和付出。“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邝惠冰深知护士在救治危重病人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ICU的护理管理更加规范,邝惠冰到任后,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通过手把手的传帮带和10多次的护士培训,大力促进该院护理质控整体提高,特别是ICU里的“五常管理”(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规范。比如把需要使用的物品按照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加以标识,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比如划分清洁责任区,做到环境明亮照人……今年5月,在英德人医还开展了“五常法”管理比赛,通过比赛提高护士的个人素质和工作热情。
“除了护理质控外,我发现医院护士的专业水平,如整体护理病人以及观察病情等能力亟待提高,护理病人的内涵还比较欠缺。”邝惠冰告诉记者,这可能与县级医院难以招到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有关,且护士长获得学习的机会不多,创新思维和洞察能力等存在不足。举个例子,在英德人医某病房一次查房时,刚遇上一位糖尿病人服用拜糖平,当询问责任护士为何拜糖平需要与第一口饭一起服用时,责任护士却不知道。“现在糖尿病是多发病,而拜糖平是十分常见的糖尿病药物,护士如果不清楚的话,如何让病人依从你的叮嘱?”邝惠冰补充道,其实护士只要稍微有学习钻研的精神,就会知道“是为了减缓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避免餐后血糖升高”。
据介绍,此前英德人医对各科室业务有绩效管理,但ICU等科室护理人员还没有制定符合自己专科的绩效考核制度,护士不愿意分管重病人和多管病人等。ICU科护长也非常希望有符合专科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提高护士们的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邝惠冰知道后,主动与ICU科护长共同商量、不断探讨,经过多次收集听取全科护士和组长们的意见和建议,符合该专科的绩效考核制度终于在今年3月份落地执行了。经过几个月的实施,证明该绩效考核制度确实能体现多劳多得,整个护理团队矛盾少了,积极性大大提高,护士们个人的护理技能也逐步提高。
帮扶重点专科
医疗新技术
新项目实现突破
一直以来,大多数县级医院缺少可支撑医院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专科。为实现持续发展,近年来,英德人医结合实际大力推动心内科、神经科、康复科等三个重点专科的建设。省人医康复科主治医师白文芳博士就是针对英德需求派来的。
白文芳告诉记者,作为广东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他曾经参加过很多地方的督导,也清楚全省各地康复发展的现状。近几年,中国康复医学作为朝阳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康复的需要日益增大,康复发展的不平衡与老百姓对康复需求增加的矛盾在基层医院越来越凸显。因此,作为一名有理念有志愿的年轻康复医生,他希望能够帮助基层医院发展这个专业,帮助更多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到英德而言,常住人口有120万,老年人越来越多,康复需要非常大,但大多数人对康复的概念还停留在“做做理疗、推拿按摩”的认知阶段。不少基层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也存在观念落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康复设备陈旧、团队意识薄弱、科研教学待规范等问题。
那么如何在国家“卫生下乡对口帮扶”政策下,针对基层百姓康复需求,利用基层医疗资源,开展精准医疗帮扶?从先进理念到技术,到科室的规划,白文芳在英德人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白文芳认为,要建立以功能为轴心的康复临床思维、以人体再生修复能力为基础开展康复治疗的新理念,再结合适宜新技术开展精准医疗帮扶,探索一种“创新、共享、共赢”的一体化康复发展模式(即医院康复科内部医护技一体化、临床康复一体化和各级医院间开展一体化康复)。
白文芳表示,基层医院要重视康复医学新理念和适宜新技术的学习。然而“有术无道止于术,以道驭术术可百变”,各种康复技术如果缺乏优秀的理论指导,无疑只是将各种治疗进行堆积,不但无法让治疗有效,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费用的增多,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过度治疗的副作用。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技术都可以在基层落地,其临床思维必须以功能为轴心,以人体自身再生修复能力为基础,发挥各项康复技术的综合疗效,促生新的治疗技术,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比如,脑卒中康复需要重视脑神经再生和功能重组能力,适宜新技术包括认知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和镜像神经元治疗等;软组织损伤与疼痛可以结合药物和传统医学及物理治疗,积极开展肌筋膜疼痛促发点与牵伸治疗、关节松动技术、肌肉能力技术、振动治疗和核心肌群训练及姿势控制训练等。
为此,白文芳充分利用上级医疗资源,开展远程康复指导、会诊、教学查房及人员互相交流,用多种形式培训和培养专业的康复人才,还为英德人医引进一批高学历的治疗师,提高该学科的整体水平。
“往年医院开展一些疑难病例的手术,都是从外面请专家,今年英德人医在帮扶专家的指导下,已开展多项医疗新技术。”吴凡宇告诉记者,如白文芳指导该院康复科开展肌肉能量技术、超声引导肩痛治疗,取得良好成效和口碑;神经内科成功开展急诊脑动脉取栓术,并计划开展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从而提高该院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完善卒中绿色通道。
除重点专科建设外,帮扶专家们还充分发挥与上级医院的桥梁作用。其中,护理专家雷丽婵与广东省专科护士肿瘤科协会基地联系,为该院胃肠外科(肿瘤科)一名护士争取外出学习“肿瘤科专科护士”的机会;帮扶专家刘涛联系上级医院参与皮肤科疑难病例会诊,联系参观上级医院美容专科等。
今年5月6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内科党总支、综合临床党总支派出内分泌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儿科等12位专家到英德人医开展义诊、培训等精准帮扶活动,接受义诊和健康咨询人数达380人,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吴凡宇表示,目前正值英德人医创建三甲的关键时期,已通过预评审。英德人医将以省人医的对口帮扶为契机,全面提高医院的医疗、科研、专科建设水平,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争取成功创建为三甲医院,造福英德百姓。
新闻推荐
鲁凡为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英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8月21日上午,“千名代表齐上阵,加油鼓劲助创文”主题活动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