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创新少数民族地区“1+X”党建服务机制,走出了一条“特色党建促发展,绿色瑶山党旗红”之路。
连南“党支部书记微讲堂”。
连水村按照“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工作思路,发展油茶7500亩,蚕桑2500亩,成为全县蚕桑第一村。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连水村按照“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工作思路,建起了油茶7500亩、蚕桑2500亩,成为全县蚕桑第一村。同时通过一年一度的桑叶美食节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目前该村的农家乐已发展到16家,带动16户50多人就业,每户增收1万多元。
连水村党建带动扶贫的成功事例是连南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连南以连水村为试点,创新少数民族地区“1+X”党建服务机制,打造服务群众平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服务带富机制,推进基层党建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无缝对接,形成“一名村干部带出一批专业户”的良好局面。
特色党建促发展,绿色瑶山党旗红。近年来连南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扶贫”促山区群众脱贫,大力推进村(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探索“党组织+瑶老制+先生公”新型基层治理模式,为实现全县“生态与文化立县·全面高质量发展”目标,推进“149”发展布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杨溢子特约通讯员李忠华通讯员房丽瑾
??提能力
打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近年来,连南抓好管理和服务,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持续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优化。
“连南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不断规范和科学选人用人,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女干部选拔和实践锻炼,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连南县委书记刘泽和介绍。今年上半年,连南召开讨论干部任免常委会5次,调整任免干部55人次(含挂兼职5人),其中提拔12人,交流10人,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队伍。
为打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连南多举措精心推进干部综合教育培养。制定了《2018年连南瑶族自治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
今年连南举办2期异地培训班,培训科级以上干部139人;举办4期干部大讲坛,集中轮训领导干部940多人次;积极做好干部上送培训,共选送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上级调训117人次;推进干部交流培养锻炼,共选派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单位跟班学习和挂职锻炼。
实施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育苗工程”也是其中的具体措施之一。经县委常委会研究,连南目前已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2批14人,通过压担子锻炼、到发达地区跟班学习等进行综合培养,为今后一段时期储备培养领导干部。
同时,连南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为此,连南深入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征求意见制度;抓严抓实处级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规范科级以下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制定了《关于规范连南县科级以下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制度文件,新增了征求纪检监察、综治、公安等部门意见环节;开展新一轮的配偶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排查统计工作,进一步传达学习了“裸官”的定义与“裸官”任职管理规定;畅通“12380”举报平台;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坚持执行个人年度考核、干部试用期、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信访监督员、任前档案审核、全程记实、离任责任交接等干部监督制度。
此外,连南还积极提高人才工作服务水平,做好人才联系服务,全力争取2017年度市人才项目,并就“创新人才引进、留住、用好机制”开展专题调研,着力破解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难题。
刘泽和介绍,连南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不断完善党员干部队伍管理顶层设计,优化干部年龄分布、专业学历、交流使用和储备管理结构,严谨科学选人用人,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强组织
完成村(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党组织规范化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连南通过开展村(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组织设置更加科学优化、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场所功能更加务实管用、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基础保障更加充分有力,不断促进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连南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正稳步提升。”刘泽和说。
去年底,连南印发了《连南瑶族自治县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2017-2019年)》。根据规划,连南村(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必须实现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组织结构规范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经费保障规范化;村(居)民小组一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必须实现组织设置规范化、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党内制度规范化、议事机制规范化、阵地建设规范化。
今年正是重点推进阶段。根据《连南瑶族自治县2018年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2018年12月前,连南要完成全县100%(71个)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及50%(151个)以上的村(居)民小组(含自然村)一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截至目前,连南全县已完成行政村(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45个,占全县行政村(社区)党组织总数的63.4%。完成村(居)民小组(含自然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96个。
对于下一步工作,刘泽和表示,将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统筹加强农村、社区、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持续提高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净环境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成效
今年3月,连南召开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同月,连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连南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宣传发动,抓实检查督导,各成员单位协调合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较好成效,为连南全面实施“149”发展布局,实现“生态与文化立县·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了铲除滋生土壤,连南加强抓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的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村级换届“回头看”,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发现涉黑涉恶的村(社区),一律列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软弱涣散村(社区)整顿。
与此同时,严格按照省的有关文件要求,严格审查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资格,列出负面清单,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候选人资格联合审查机制。落实2018年全部村(社区)党组织及一半以上的村(居)民小组(含自然村)一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任务,通过促进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村民委员会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此外,连南还注重拓宽线索来源,认真做好线索摸排上报、分析研判等协调对接工作,确保最大限度挖掘线索。截至目前,全县共摸排涉黑恶违法犯罪线索50条,其中有效线索49条;破获涉恶类案件5宗,已打掉恶势力团伙3个,共抓获涉恶违法犯罪嫌疑人78人(其中刑事拘留24人、行政拘留54人),逮捕14人,移送起诉20人,投案自首6人。
打击黑恶势力,连南绝不手软!刘泽和表示,“要坚持依法严惩、抓大不放小、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促脱贫
“党建+扶贫”助贫困户增收
连水村地处三排镇政府东南面,距离连南县城15公里。全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9亩,人均水田面积仅0.2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再加上连水村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地区,土地本身就贫瘠。受限于土地细碎化、地理位置、土地贫瘠等原因,连水村一直难以形成连片高效产业,如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为了一大难题。
作为连南第一个成立党支部的瑶族村,连水村党总支部结合农综改、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寨建设,全面推行“党建+扶贫”工作,落实“一户一项目、一村多产业、一村多品牌”措施,着力打造油茶、土香猪、蚕桑三大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连水村坚持“发展生产、产业带动”的“造血式”扶贫思路,建立“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兴办“油茶合作社”“泽辉特色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立体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成立党小组,以“党员+社员”结对模式,为群众提供项目上指导、技术上培训、资金上帮扶等综合服务,连水村民走上产业致富道路。
根据连水村现有的资源,该村目前建起了油茶7500亩、蚕桑2500亩,3个养蚕基地共有蚕房9800平方米,成为全县蚕桑第一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东名村”“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连水村还通过每年一度的桑叶美食节带动旅游扶贫产业的发展。今年,该村的农家乐发展到16家,带动16户50多人就业,每户增收1万多元。
连水村的故事并不是个例。近年来,连南通过以党建带扶贫,发挥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真正实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纵深
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瑶老制”成为化解基层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作为全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连南近年来着力探索构建起“党组织+瑶老制+先生公”基层治理新模式。
“瑶老制”是连南瑶族特有的管理制度,瑶老调解是瑶族多年来的一个传统。“瑶老”是连南排瑶人民对管理瑶族村寨对内、对外各项事务的老人的尊称。“先生公”是排瑶人民对懂得念瑶族符号、会做法事的瑶族长老的尊称,他们在瑶族村寨内有着极高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构建“党组织+瑶老制+先生公”新型基层治理模式,是连南在总结民族地区治理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吸收少数民族传统的、乡土的和多元文化治理资源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影响,构建民族地区基层自治体系及治理机制的有益尝试。
在瑶区村寨,探索建立由村党总支部书记任负责人、“瑶老”“先生公”群体组成的“党组织+瑶老制+先生公”工作室,构建了一支会讲本地话、了解本地事、掌握本地情、知晓本地俗的“党员+瑶老+先生公”人民调解员队伍,无疑有助于形成集预防、调解、稳控于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提升整体调解能力。
截至目前,全县“党员+瑶老+先生公”人民调解员队伍共有173人,共调处民事纠纷2747件,成功调解2724件,调解成功率为99.2%,充分发挥了村级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第一道防线”的独特作用。
为推动“瑶老”“先生公”群体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连南着重选拔一批公道正派、群众基础扎实、积极向党靠拢的“瑶老”“先生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村级组织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
连南大坪镇牛路水、军寮村党总支部曾带领“瑶老”“先生公”攻破了村民长期无序用电的“老大难”问题,挽回经济损失约150万元。在此次无序用电整治中涌现出来的牛路水村党员、“先生公”房伟光就被推选进入村党总支部班子。
此外,“瑶老”“先生公”还肩负着向群众宣讲相关政策,弘扬文明新风的责任。连南村级党组织承接地气,凸显特色,大力开展“大榕树下小讲堂暨歌堂坪"先生公"”宣传活动,邀请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瑶老”、“先生公”、“非遗传承人”作为主讲老师进行村落巡回宣讲。
与此同时,连南建有8支人数达240多人的“民族文艺小分队”,利用“耍歌堂”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以瑶族原生态山歌调子融合宣讲内容,向党员群众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变“会议室”为“歌堂坪”、变“灌注式”为“互动式”,实现了逐步推动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简单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的目标。目前,全县已开展此类宣讲活动103场次。
刘泽和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好"大篷车+民族文艺小分队"等宣传载体和"党员+瑶老+先生公"宣讲团的作用,继续深入全县汉村瑶寨广泛开展宣讲宣教活动,切实加强对社会舆情的正向引导,让正能量始终成为舆论主旋律。”
新闻推荐
清远新闻网讯(记者/姚水波通讯员/连南宣)77岁的连南“鼓王”唐桥辛二公光荣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5月16日,国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