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甫与基层干部交流辖区治安情况。
■清远警察故事
高山不老松,郁郁常青葱。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地处粤湘桂三省交界,是广东省唯一的壮族瑶族聚居地,但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长期扎根粤北山区基层工作的困难可想而知。然而,连山县公安局上帅派出所所长赵胜甫在大山深处一干就是28个年头,虽然从青葱岁月干到年过半百,但他却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堪称一棵粤北山区的公安“不老松”!
植根基层爱岗敬业组织需要无怨无悔
赵胜甫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连山瑶胞,现年53岁的他从1990年4月进入连山县公安局工作以来,28年辗转全县7个基层派出所的其中6个,唯一没有工作过的就是县城所在的派出所。可以说,他28年来把连山走了一圈,却始终扎根在基层派出所,宿舍几乎就成了他的家。
在粤北山区从事公安工作,首先就要过“坚守关”。在连山基层派出所工作,条件艰苦、民警人手少,赵胜甫虽然是所长,但许多工作都要亲力亲为。自从警以来,赵胜甫是连山派出所所长中,在基层任职最久的一位,每次工作岗位变动,他都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从未向组织提出过申请调回县局机关。
“坚持在基层工作,只因为这是组织的需要。”谈到长年扎根基层,赵胜甫坦言自己坚守的理由。直到现在,他每次回到县城看望家人时,来回就要花费2个多小时,往返路程达150多公里。
搭建便民惠民“桥梁”做山区群众“贴心人”
默默扎根山区工作28年来,赵胜甫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早已成为了广大山区群众的“贴心人”。
由于山区群众办理临时身份证、入户手续等事项,都需要前往县公安机关办证大厅办理,往返一次路途远、时间长,非常不方便。为了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赵胜甫经常利用回县局办事的机会,为他们带去相关手续资料,办好证件后再捎带回来。他长年累月不辞劳苦地做“快递员”,就是为了搭建起一条便民惠民的“桥梁”。
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期间,赵胜甫都住在派出所宿舍里,只要有群众找他,在楼下喊一声“赵所长”,他无论是否休息都会马上给予帮助。在赵胜甫的感染和带动下,派出所民警都积极主动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方便。
扎实做好基层公安工作荣获“最美警察”称号
虽然连山基层镇各类案件总量相对较少,但各种矛盾纠纷仍然繁杂,基层治安防控工作压力较大。
“基层镇都是熟人社会,案件虽少但影响很大,我们基层民警要保证24小时在岗,只有加强日常巡逻,主动深入一线及时发现各种案件苗头,才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赵胜甫说道。
在赵胜甫的带领下,上帅派出所落实8小时外值班制度,加强治安巡逻以及与村委、村民的交流,及时掌握辖区情况,近一年内实现了案件“零发生”。
2014年8月19日,台风“尤特”肆虐连山上帅。赵胜甫接警后,带领民警星夜赶往受灾养猪场,将被洪水围困在山上的养殖户成功营救出来。随后,他继续率领民警营救其他被困群众,迎着滚滚洪流一直奋战到深夜。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贝冰赴上帅派出所调研时,对赵胜甫长期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广东电视台《南粤警视》栏目曾以《大山里的守望》为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专题报道。2016年,赵胜甫荣获清远市“最美警察”荣誉称号。
文/图:赫鹏翀清公宣
新闻推荐
粤270名教师赴新疆支教 “组团式”支援喀什地区12所中小学校
南方日报讯(记者/马立敏通讯员/粤教宣)23日下午,“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广东省援疆教师出征仪式在广州举行,270名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