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上范村已建起一栋栋新房。
勤丰村委会上范村小组位于英德市石灰铺镇东部,原本是一条环境脏乱差的旧村庄。近年来,该村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引导村民走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将一条破旧的村庄建设成美丽宜居的新村。
党员带头拆自家泥砖房
上范村村民范耀畅一家于2015年搬进了新房。他说,搬进新房不仅仅是居住条件改善了,而且家中喜事一桩接一桩,住新房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以前住的平房、泥砖房,又危险又难看,每逢大雨都不敢在家住。自从搬进新房后,第一年就娶了媳妇,第二年就生了孩子,建新房真是一个幸运的开始。”范耀畅说。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像范耀畅一样,上范村有56户400多人建起了新房,村民个个都笑逐颜开。然而,刚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时,不少村民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上范村小组党支部书记范裕茸告诉记者,由于村中居住环境差,既没有新村也没有新房,一些村民提议拆除全村泥砖房,按每户占地75平方米统一建设新房,建设资金则通过村民自筹、政府奖补等方式解决。由于大部分资金要自筹,而且村民原有的宅基地面积大小不统一,新村建设阻力特别大,“有的村民担心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有的担心拆了旧的又建不成新的,最后没有房子住”。
对此,上范村重新选举了理事会成员,并在本村成立党支部,选举在外经商多年后回乡创业的80后青年范裕茸作为党支部书记。经过多次商讨,最终决定建设方案:按每户占地75平方米统一建设新房,建设资金不足,则由建设方垫资建设,村民分期结算,为了做到公平,村集体将村民的宅基地统一买进卖出。“我们按每户占地75平方米统一建设新房,每平方米150元,买进卖出。若是一户人原来宅基地80平方米,则补5平方米750元的价钱。反之则那户人出750元来买。”在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上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建设方案决定了,但上范村又遇到新的难题:村里有部分村民不愿意拆掉祖上留下来的泥砖房。范裕茸说,村里前前后后为此召开了59次村民大会,村中党员和理事会成员也日以继夜地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先拆自家泥砖房做出表率。“我自己首先带头拆了自家10间泥砖房,若是不做表率,美丽乡村建设完全不用谈。”有了党支部和理事会的带头,拆除泥砖房有序推进。
如今,上范村新房连排,巷道宽敞整洁,村中的道路硬底化、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正完善村综合水利塘、绿化和文娱配套设施。“我们村临近省道S348线,周边又有创美农业和英州红两个农业旅游景点,下一步计划向生态旅游村方向发展,打造民宿、农家乐等设施。”范裕茸告诉记者。
借助百企扶百村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与上范村不同的是,石灰铺镇勤丰村充分借助英德市百企扶百村计划,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勤丰村村委会党总支部组织委员吴庆尚介绍,近年来,该村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从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着手,先后完成党总支部及下属六个村小组的基层党支部活动室标准化建设,给广大农村基层党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宣传党委、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稳定场所。同时,为更好发挥各村小组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勤丰村党总支部组织下辖党支部书记、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题培训班,提高党性、学习井冈山先进脱贫经验;对村内致富能手,积极培养发展,争取发展到党组织中来。
此外,勤丰村结合本村农业特色,打造出以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品牌。同时,辖区内具备条件及村民有强烈意愿开展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14条自然村,已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下一步,该村将借助英德市百企扶百村计划,建立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村民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徐自由张群香
新闻推荐
石牯塘镇沙坪村第一书记邱成刚: 三年驻村扶贫路 痛并快乐着!
沙坪村第一书记邱成刚为当地贫困户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沙坪村第一书记邱成刚俯身办实事,真情聚民心。修建沙坪村分水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