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宜
近日,有市民向媒体反映,清远有部分医院的病房经常有人投放黑救护车广告单,在公共厕所更是大张旗鼓地印上了黑救护车的联系方式,在乡镇基层医院,黑救护车广告更加疯狂肆虐。
所谓黑救护车,本质上就是掺假作伪,一辆普通面包车或商务车贴上急救标志,设备简陋甚至不合格,甚至没有配置抢救必备的氧气瓶,车顶装上警报灯,就做起了抢救生命的生意。正是由于有多样的市场需求,黑救护车才会屡禁不止。从这个角度来看,假救护车因其低廉便捷等特点,确实方便了不少患者。可是,另一方面,由于假救护车设备不齐全甚至不合格,会给患者带来不小隐患。
目前,清远正规救护车由120急救中心统一指挥,但由于数量不足及功能所限,不能满足市民“非紧急出车”的需求,假救护车就有了空子可钻。按下葫芦浮起瓢,如果只是一味封杀打击假救护车,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要完全杜绝假救护车肆意横行,需要重视假救护车背后的真问题。
虽是一辆小救护车,但是却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监管。救护人员的资质归卫生部门管理,改装车辆归公安交警部门管理,运营定价归物价部门管理,如果收费出现欺诈则涉及工商管理部门。追根究底,假冒伪劣救护车到底由哪个部门牵头治理,却又无明确发文。
目前对救护资源的投入尚显不足,正规医院的救护车数量应付不了节节升高的就医人数,一些病人被逼无奈才选择搭乘假救护车。即便假救护车有很多隐患,除了救护设备、条件达不到要求之外,还存在乱收费、安全无保障等问题,但部分患者也没有更多选择。
目前清远仍存在急诊资源布局不够完善、医院急诊室病人就诊分流转出通道不畅、大量急诊资源被非急诊患者占用等问题,使院前与院内衔接不畅,真正的急危重病人难以及时入院诊治,提高急救能力及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假救护车之所以横行,击中的就是急救公共服务的软肋。
急救转运事关患者生命权和健康权,公共服务应该迅速跟进。只有形成完善成熟的急救体系,黑市上的救护车才会彻底退出市场,如此一来,患者的利益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新闻推荐
145人被评为时代新人与先进模范交流会现场,2018年清远市时代新人与先进模范获得表彰。梁素雅摄南方日报讯(记者/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