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上半年,清城区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数30万人。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玉熹通讯员/吴彩娟梁雪莹)今年上半年,清城区卫计局以建设“卫生强区”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总诊疗人次约117.85万人次(不含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同期对比增长7.48%;全区住院人次约1.08万人次,同期对比增长2.08%。
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清远市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要求,清城区自2017年7月15日起取消药品加成,并按照方案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医改后,清城区人民医院人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与去年相比均有下降,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
清城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药品均通过省平台网上采购并实行电子监管。同时,清城区规范村卫生室统一购药渠道,全区168间村卫生室由辖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药品集中采购并配备使用基本药物。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抗菌药物使用渐趋规范、合理,使用强度、使用率均符合控制指标。
探索建设医联体、医共体
清城区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今年清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清城区人民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等签订上下转诊协议,开通转诊绿色通道,方便签约患者的转诊服务。
同时,清城区通过组建专科联盟、对口支援等形式,探索建设医联体、医共体,提升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今年上半年,清城区人民医院与珠江医院建立泌尿外科专科联盟,双向转诊患者共85人。清城区中医院与广州正骨医院建立了骨伤科专科联盟;横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消化内科专科联盟;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越秀区儿童医院、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可通过绿色转诊通道,为病情较复杂、严重的患儿预约越秀区儿童医院的专家号。
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今年3月,清城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成立,为辖区居民“胸痛”类疾病的快速就诊与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同时,辖区内各基层医疗机构的特色专科建设初见成效。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保健康复中心于6月1日投入使用,可为0—6岁儿童提供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康复体疗、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中医治未病服务等一系列的优质服务。
清城区还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及民生实事建设。清城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临时设施建设、基坑清淤换填、基坑支护工程,桩基础工程完成约80%。清城区中医院升级建设(改扩建)项目,目前已完成地质勘探和施工设计图。清城区民生实事“提升公共医疗服务能力”项目,其中凤城、洲心新城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已完成建设,区疾控中心、洲心新城门诊的疫苗冷链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预计11月将完成全区共14个数字化门诊及疫苗冷链管理系统建设,并在新城片区新增小市卫生服务站(含预防接种门诊),全面提升预防接种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今年5月,清城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现场会在横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要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行“团队服务、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共同推进14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落到实处,惠及群众。截至第二季度结束,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累计60.44万份,建档率71.58%。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数30.58万人,重点人群签约人数10.74万。
清城区还落实孕产妇、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健康干预等各项政府补助政策。今年上半年,通过宣教推广,清城区财政保障,接受初次产前保健的孕妇数11409人,接受免费“三病”检测(乙肝、艾滋、梅毒)11409人,检测率100%,检测率、用药率均达到“两纲”要求的指标。
新闻推荐
捕获犯罪集团“漏网之鱼” 清城区人民检察院 成功追诉三名“漏犯”
庭审现场。日前,清城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在办理徐豹、王应明等33人涉恶传销犯罪集团涉嫌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