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茶座
主持人:南方日报记者黄剑琴
国庆期间,旅游城市清远迎来了游客高峰,各种不文明现象也被当地媒体报道。沙滩垃圾遍地、公众场合睡觉、林间野炊等不文明行为被曝光。
分析:国庆七天乐,出境游、自助游、组团游,各种出游方式丰富多彩,这是物质文明发达的表现,然而精神文明却拖了后腿。种种不文明的出行现象即便是小概率事件,仍刺痛了大众的神经。文明的涵养非一日之功,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积极为文明出游作出努力,各项法律法规把旅游者的行为举止全面纳入法治范畴,让游客出行更加有安全感,也更加有获得感。
点评:真正治愈不文明出游的“顽疾”,还需做到“软硬兼施”。对部分公共意识淡薄、素质低下的游客,要加强日常教育、宣传的引导力度;另一方面,对不同程度的不文明行为下点“猛药”,探索处罚方法,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如厦门出台《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将不文明旅游明确纳入重点治理清单,从今年10月1日实施。新规明确了旅游者实施不文明旅游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了旅行社、导游没有做到文明旅游告知义务,或者没有及时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劝阻时,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这种做法明确了各个主体的监管责任,并且纳入法律层面,有可以操作的具体措施,值得借鉴。
新闻推荐
清远新闻网讯(记者/黄剑琴通讯员/刘泳欣)据清远市价格监测认定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受“国庆”节前消费转旺、叠加冷空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