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新闻 清城新闻 清新新闻 英德新闻 连州新闻 佛冈新闻 阳山新闻 连山新闻 连南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清远新闻 > 正文

绿色 智能 活力 品质 未来已来:大湾区人才都来这里创新

来源:南方日报 2018-10-24 07:02   http://www.kcqsx.com/


诸如运用AI实现3D换衣服的多项人工智能“黑科技”,已经在南沙落地并正开展后续研发工作。李夏同摄

本届广交会上,南沙一公司生产的多用途办公电子白板,操作简单直观,引起了诸多外商的兴趣。吴伟洪摄

晚上8时,南沙的科技创新高地“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广州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里仍灯火通明,创业者们还在争分夺秒监测数据、提升技术。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这里已成功入孵入驻云从科技、小马智行、广汽蔚来等49家创业企业。

2公里外,被誉为南沙“城市客厅”的蕉门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观赏。不远处,南沙万达广场灯光如昼,人头涌动,这里是年轻的创业者们夜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偏居广州一隅的南沙发展潜力一度受到忽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片拥有803平方公里发展腹地、叠加地理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的创业洼地,成为了投资创业者的热土。

一座新城将在伶仃洋畔崛起。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未来之城,南沙的城市建设被赋予无限想象空间。未曾被过度开发的南沙犹如一张留白的绘本,正等待着被国际一流的理念和创新的产业技术描绘。

南方日报记者宾红霞江珊昌道励黄舒旻实习生林霖

创业洼地

年轻人在这里逐梦

“选择把公司起点设在南沙,正是看中南沙作为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位置,到各个城市比较方便。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发展的潜力也非常大。”作为香港“童子军”教育项目负责人,赖家智此前在香港有过10年的学生训练营活动经验,他希望可以把香港训练营模式复制到内地来,以南沙为核心,推广到大湾区。目前他的团队已经初步和清远的学校建立合作联系,将香港的教育理念带给当地学生。

今年3月,来自澳门中葡电子商务商会的青年企业家马俊在南沙注册成立了易享(广州)跨境电商有限公司,这是南沙自贸片区首家由澳门NGO会员独资注册成立的跨境电商企业。

“根据CEPA协议和南沙正在推广的全球质量溯源体系,货物从澳门仓库到南沙约3个多小时即可完成,完全能做到与内地电商一致的速度。”马俊表示。未来,马俊希望将公司的培训和销售业务也放到南沙,充分发挥大湾区对粤港澳三地的融合作用。

南沙对高端人士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上升。“2017年,工作站6位出站博士后中,有4位留在南沙工作。”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任兼公共研究中心秘书长李裕谦表示,工作站自2009年以来招收博士后共50名,其中多名博士、博士后选择在南沙工作或落户。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物联网研发部总监高民正是留在南沙高端人才中的一员,专攻物联网技术方向,目前他带领的团队已孵化出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基于微信的室内定位一体化解决方案,技术应用已在广州南站落地。高民对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协作充满期待,“随着南沙交通的持续改善和粤港澳人才机制的不断创新,将有更多的港澳籍科创人才选择来这里扎根发展。”

南沙也成为了本土大学生就业创新的新选择。根据广州地铁提供的数据,从2015年自贸区挂牌至2018年4月23日,乘坐四号线人数从28万人次上升至40万人次,增长了42%,其中不少是南沙和市区通勤的上班族。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晚上在蕉门河夜跑的年轻人多了不少。”2年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之后,刘偲就选择了在南沙工作。“月租1500元就能租到两房一厅,坐4号线半小时就能到大学城,1个小时能回到市区。对于我们这种刚毕业的年轻人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刘偲说。

人才服务

培育创新创业沃土

开办企业的“南沙速度”、南沙成本也是南沙吸引青年创业者的秘诀。

“非常方便,不出园区就能办理多项政务服务。”列家诚和南沙的结缘,源自2017年的“创汇谷杯”南沙新区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比赛吸引了80多个来自港澳的创业团队同台竞技,其中“思蓓飞跃”以成长组第二名的好成绩签约入驻南沙创汇谷。

今年7月,“创汇谷”粤港澳青年社区“南沙政务服务中心港澳青创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为港澳创业青年提供“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港澳创业青年在南沙注册企业只需在窗口验证一次,手续搞定后可由经办人代领营业执照后快递去香港,大大提高了港澳青年在南沙创业的便利度。

近年来,南沙围绕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定位要求,突出“粤港澳人才合作”特色,加快确定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创新为主线,在政策创新、平台搭建、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南沙区政府针对落户、研发、经营等不同发展阶段,设置相应的奖励或补贴等政策扶持,为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也为我们这种归国留学人员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机遇。”当被问到创业初期曾遇多地抛出“绣球”,却最终结缘南沙时,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帅博士如是感慨。

今年4月18日,《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发布。实施细则明确,对在南沙全职工作的高端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此外,为高端领军人才配备“高端人才卡”,提供医疗、通关、住房、入户、子女教育等多项便利化服务。

安居才能乐业。各类人才集聚南沙,人才的居住需求如何满足?为进一步强化并形成具有人才竞争力的多元住房保障体系,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南沙,自2016年起,南沙区就统筹推进人才公寓项目规划建设,采取“竞配建”等多种模式筹建人才公寓。目前,首批人才公寓“晴海岸”项目共332套,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南沙人才公寓政策明确指出,凡是被认定为南沙区高端领军人才,符合申请条件的,均予以配租且免租入住。骨干人才以及储备人才按不高于同期同区域同类型商品住房市场价格的70%确定基准租金标准,大大降低了高端人才的居住成本。

此外,南沙还在广州率先推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计划今年内推出约300套共有产权住房。下阶段主要通过集中新建、开发项目中配建等方式筹集共有产权房的房源,将重点解决南沙发展重点领域内紧缺型人才、港澳青年、企业无房员工的居住需求。

“公司年轻人很多,购买南沙新区共有产权住房的60%产权用于自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帅说,目前公司已有多名骨干人才考虑入手南沙共有产权住房。

产城融合

打造人工智能城市典范

不久前,坐落于蕉门河畔的南沙新图书馆“蕉门墨砚”露出真容,白色的几何外形让不少市民眼前一亮。新图书馆按照服务人口100万人规模建设,设计总藏书量达90万册,预计将于年底完工。“变化太大了。”看着周边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56岁的金洲村村民黎伟嫦感慨,“以前都是农田、河涌,现在楼建起来了,桥也架起来了,环境也变得更好了。”

城区环境不断改善,但南沙还有更高的目标——建设更绿色、更人文、更国际化的城区环境,与世界“无缝接轨”。

不久前刚下过一场急雨,明珠湾区的雨洪公园却未见积水。渗水效率极强的透水铺装和可以“过滤水”的植草沟,园中各处都藏着“海绵城市”的秘密。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这里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是灵山岛尖海绵城市系统的“中央集水站”。

中交南沙新区明珠湾区工程总承包项目总工程师何锦明介绍,雨洪公园的设计正是“海绵城市”的具体表现。园径采用的是透水铺装,雨水可通过铺装结构往地下渗,从而消除传统硬化路面铺装导致城市降雨地表径流增加等问题,使雨水回流地下。

“南沙过去发展相对滞后,反而成为当前南沙发展的优势。”南沙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大片的留白空地让南沙有更多土地去建设新型、智慧型城市,没有历史改造的沉重包袱。”

领先的产业发展也在为这座新城带来新活力。

“今年底,南沙市民有望率先体验无人驾驶汽车的打车服务。”2018小蛮腰科技大会上,小马智行COO兼CFO胡闻公布了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目前坐小马智行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到达南沙区政府、南沙万达广场、庆盛站等核心区域,预计年底就能实现无人驾驶汽车打车服务。”

目前,小马智行正在南沙明珠湾打造中国第一个无人驾驶示范区,将数种尖端科技,包括无人驾驶技术、V2X技术、5G技术等融合的智慧交通示范区。“届时,在地面上只有无人驾驶车辆,形成一个无人驾驶车辆网络,而私家车、充电桩等都将停放在地下停车场,建设高效交通系统。”胡闻描绘了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画面,而这一画面,今年底将在南沙成为现实。

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目前,南沙已经启动了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2017年12月,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网证”在南沙发出,实行基于人脸识别的出租屋智能门禁管理;科大讯飞公司与南沙中心医院合作开发了智能导诊机器人、语音录入病历、人工智能阅片等智慧医疗应用等。

“南沙区今年将探索开放政府数据和应用场景,支持本地人工智能企业参与交通、环保、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教育、医疗、社区等重点领域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的产业化进程。”南沙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力争到2020年,南沙将建成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AI+”新型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城市典范。

■相关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加快布局南沙

宜业宜居之城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服务配套。当前,南沙正积极引进多家顶级医院和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医疗方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等优质医疗项目正式落子南沙。目前,南沙正在积极引进中山大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这些顶级部属、省属和市属医院,将实现强强联手,学科优势互补,立足打造3个中医、西医类的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多个多学科门类的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专科医学中心。

同时,这些高端医疗资源还将与南沙区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构建成完善的三级医疗网络,带动南沙新区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形成高水平、竞争力强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卫生新高地,形成对港澳国际人士及国内城市居民到南沙就医的强大吸引力,带动南沙新区健康旅游、第三产业等关联产业发展。

为更好助力南沙开发,南沙区“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55亿元用于区属医院新(改、扩)建工程,共计改扩建9家,迁建2家,增加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新增3449张病床,并改造完善一批医院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包括信息化、消防、供电双回路、污水处理等提升工程。

此外,南沙还将打造国际一流的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目前已引进中创集团建设医药产业研发孵化平台—广东医谷产业园,总投资约20亿元,引进几十家医疗企业,近期己有部分企业入驻投入使用;还引进香港霍英东集团建设中医药特色产业平台——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已投资4.2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22.5万平方米,目前已部分投入使用。

教育方面,近年来,南沙区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广州外国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及其附属小学、幼儿园、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南沙实验幼儿园、广东优联教育集团已成功引入南沙办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南沙外国语学校、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广州修仕倍励国际实验学校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项目也明确落户意向,校区面积规模有可能超过该校香港清水湾校区,预计三年之内将招收第一批研究生,为南沙打造国际科创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输出。

预计到2020年,南沙将投入72.1亿元,新建学校24所(小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4所,职业学校2所),改扩建学校16所(小学7所,完全中学4所,初中4所,职业中学1所)。该计划实施完成后新增学位52240个,总学位数达130600个,可满足未来南沙区达到110万常住人口时居民子女入读需求。

新闻推荐

清远幸运儿险中5亿 揽获9注基本二等奖、62注追加二等奖,奖金735万

新快报讯记者陆妍思通讯员余夕阳报道清远一彩民险中5亿元巨奖!10月13日,大乐透第18120期开奖,广东除东莞开出1注1600万元追...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绿色 智能 活力 品质 未来已来:大湾区人才都来这里创新)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