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容 广州报道
“这款小嫩水精华的部分成分和SK2神仙水相似,有相媲美的功效,你去看小红书APP上面有很多人推荐。”在广州天河一家化妆品连锁店,导购张美艳(化名)正向顾客卖力地推销韩后的新产品,她还不知道自己服务的这家公司要被收购了。
这个有点意外的消息在10月22日,被华仁药业(300110.SZ)的一纸公告披露出来,该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显示,收购的标的公司为韩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几乎同一时间,韩后副董事长肖荣燊发朋友圈,“每段路都是人生成果的修行,感恩生意路上的伙伴”。其回复化妆品财经在线采访时仅表示,“自己股东身份不变,只是不参与公司日常管理,未来将投身社交电商。”《中国经营报》记者随后多次拨打肖荣燊手机,但一直未有接听。
除了韩后创始人王国安,肖荣燊有着高调的行事风格和业务能力,可以说是韩后发展历程上的大功臣。品牌被收购在即,肖荣燊的朋友圈动态,很难不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创立13年的韩后发展至今,是被迫卖身还是借道上市,业内对于这个品牌的未来多了不少猜测和不安。
曾传筹备IPO
“和收购相关的消息不是我们发布的,韩后这边的官方消息会过一段时间才公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后公共关系相关负责人何先生显得有些忙碌,他近期收到不少媒体采访请求,正逐个记下媒体信息,再统一给回复。同时,对于肖荣燊的朋友圈发文,他对记者说,“这是肖总的个人动态,公司方面不方便发声”。
公开资料显示,华仁药业在2010年上市,是一家以医药健康服务为业务的公司,同时下设多家华仁肾病专科医院。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有“直销大王”之称的周希俭,通过受让股份方式成为华仁药业新东家。近年来华仁药业业绩并不理想,2013年至2016年,公司净利润连续下滑50%以上。
“从收购方华仁药业的意图来看,似乎并不意外,它试图在美妆领域找寻新的利益增长点,收购韩后也许是对的选择。”在福建经营化妆品连锁店的林风对记者表示。华仁药业在披露的公告中也提及,“交易将有助于上市公司将业务延伸至护肤、美容等美丽健康产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际上,药企将目光投向日化或医疗美容领域的并不少见。比如云南白药推出的采之汲品牌,产品包括面膜和护手霜等;片仔癀推出的药妆系列;同仁堂旗下也推出了伊妆、同仁本草和丽颜坊系列。
但对韩后而言,此番被收购是被迫卖身还是曲线上市,目前看来仍存疑。在试图IPO上,韩后曾经做过努力。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韩后曾于2014年拿到红杉资本上亿元A轮融资,一年后又获得其跟进的B轮融资,但最后似乎都没有了下文。2016年10月31日,韩后首发IPO申请辅导备案登记获受理,当时的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而早在此次公告发布之前,王国安在回应中国美妆网的采访时,就提到了“资本运作”这样的说法,“这是我们的一个资本运作,一定不是大家想象的什么收购,反正目前不能说太多。要相信,未来的资本市场里面一定不是懂资本的人能改写,一定是懂化妆品的人用资本的手段能在这个领域进入到下半场。”
记者留意到,伴随着公告的出炉,韩后的股权结构也首次被披露出来。此前的融资方位列其中,北京红衫信远股权投资中心持股12.95%,北京红衫铭德股权投资中心持股6.25%。另外,王国安持股37.44%,副董事长彭卫华持股18.72%,总裁肖荣燊持股4.04%。不难发现,早在2012年,韩后的核心决策层实际上已由王国安、彭卫华和肖荣燊三人组成。
韩后面临的处境也不得不让人猜测它目前的销售状况以及被迫卖身的可能性。近年来本土品牌的进一步崛起,正在逐渐打破原来外资化妆品把控市场的局面,但也把这场战争引向更激烈的局面。据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TOP30的公司中,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10年的7.8%升到2017年的23.1%。
今年王国安曾公开坦言日化行业的不易,“2019年对于专营店和本土品牌来说,会是一个拐点。相信今年所有的本土品牌业绩都受到了影响,增幅下滑趋势仍在进行。”韩后似乎已经告别相对辉煌的时期。
早在2014年,肖荣燊曾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从2011年到现在(2014年),韩后的收入增长了10倍。”同时,根据财联社的报道,在2011年至2015年,韩后每年增速接近100%,然而近两年增长却只有两位数。王国安曾表示,2017年韩后增速放缓,2018年或为负增长。
国产品牌同质化
在广东某高校念大三的陈慧婷(化名)对记者说,自己一度以为韩后是韩国品牌,“名字和韩国的品牌后whoo相似,直到看到广州塔‘小蛮腰’上的广告才去查了一下,知道是广州的品牌。”据韩后官网显示,韩后是十长生化妆品有限公司于2005年创立的品牌,2015年10月,十长生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韩后化妆品有限公司。
韩后成立至今,发展路径和大多数中国本土化妆品公司相似。“本土品牌化妆品通常比较依赖于营销(花钱砸广告),在技术含量上投入不高,品牌或产品名字中有山寨大品牌的嫌疑,三四线城市是其初期的主要卖场,再逐步推往一二线城市。”林风说。
在营销上不遗余力的韩后,曾花费1.2亿元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投放广告,2014年用2亿元竞得广州“小蛮腰”五年LED挂网广告使用权,2015年成为央视春晚新晋“标王”。同时,韩后还用重金吸引金秀贤、全智贤、韩艺瑟等韩国艺人的加盟代言。不过,2017年“限韩令”的到来,对韩国本土品牌和打擦边球的中资品牌带来了不少冲击,韩后也无法避免。
也就在那一年,王国安做过公开表示,“韩后开始遭遇增速下滑困境,2018年或会更加艰难”。他还表示, “化妆品行业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了,打造大众品牌的窗口期已经关闭了,同时依靠终端渠道的增长也遇到阻力。这是中国化妆品进入到下半场非常重要的信号。这意味着公司要做结构性调整,包括产品、营销等要做调整。对韩后来说,挑战非常大。”肖荣燊亦透露,韩后在降低营销费用比例,腾出来的资金将重点转向布局产品研发、用户研究、产品体验等。
林风的店里没有选择铺货韩后,“国产品牌的同质化问题太严重了。主要是从店内本土品牌的产品结构的特点去考虑,目前主要卖的是自然堂、韩束、百雀羚和丸美。丸美主打眼霜,百雀羚卖点是草本,自然堂主打补水美白,韩束与自然堂一样,但价格上低一些。”他觉得,韩后的卖点和韩束、自然堂比较相近,就没有必要铺货了。
同时,在研发上的局限性以及依赖代工使得韩后处于弱势。记者查询发现,韩后并没有对外公布产品研发、生产等方面的资金分配情况。不过,肖荣燊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过产品品质“台前的事要淋漓尽致,幕后的事要扎扎实实”。韩后也对外称公司在广东清远设有工厂,并在2015年已正式投产。但记者在走访时发现,韩后不少产品仍委托代工厂生产。张美艳对记者介绍时称,“韩后的代工方是科丝美诗(COSMAX),就是不少一线大牌化妆品会选择的那家,挺出名的。”
来自科丝美诗官网数据显示,它是韩国的化妆品代工(OEM、ODM)企业,在中国设有工厂,分别位于上海和广州。目前,科丝美诗合作的品牌包括雅诗兰黛、迪奥、资生堂等国际品牌,中国本土品牌百雀羚、卡姿兰、上美等也是其客户。快消营销专家陈海超认为,“从整个化妆品行业而言,分为有两种生产模式,一种是自产自销型,另一种是代工模式,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OEM。选择代工模式并不少见,但要对代工的品质把控好。”
“过度依赖营销的公司都有这样的担忧,就是如果不再有足够巨大的营销投入,韩后可能会发现市场并没有自己产品的立足之地。目前韩后似乎并不是一个以产品创新驱动的公司,如何加强研发创新从国产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也就是拥有自己的明星产品)是摆在韩后面前直接而迫切的问题,留给韩后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在收购之后是否能获得华仁药业的技术支持,目前还是未知数。”从事化妆品代理生意的武林(化名)说。
新闻推荐
杨国强碧桂园董事局主席碧桂园实际控制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和副主席杨惠妍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向清华大学捐赠22亿元,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