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以党建为引领,近年来建成1700多条美丽乡村。
英德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人才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党建动能。
按照“建组织、建场所、建平台、建机制”的要求,英德积极打造红旗村示范点。
近年来,英德市把党建工作放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部署,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人才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党建动能,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推动农村致富、农民共富。
近五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4%,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三农”工作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1个、清远市级文明村32个。该市九龙镇活石水村、河头村分别被评为第四批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和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今年6月18日,该市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英德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制订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意见》,以及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任用了一批高学历、年轻化、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充实镇(街)领导班子,党政主要领导基本具有2年以上基层领导工作经历,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实施能力的提高。
同时,密切联系群众改善民生,把破解乡村振兴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作为联系群众的重要内容,纾民困,解民忧,近三年来,解决民生问题9025件。
强化组织引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作用
英德着力优化村党组织的设置,在村民小组一级成立党支部1512个,把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延伸覆盖到最终端、落实到最基层。与此同时,按照“建组织、建场所、建平台、建机制”的要求,打造红旗村示范点,推进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保障。
此外,注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把农村致富能人、返乡大学生等优秀党员发展为“两委”干部,有22.1%的村干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撤换2名履职不合格的村党总支部书记,调整78条省定贫困村党组织约有1/4的支部委员,全面提升村“两委”实施乡村振兴的能力。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设岗定责、星级管理、亮明身份等模式,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和荣誉感,激发党员争当乡村振兴先锋。如横石水镇在党员家门口悬挂“共产党员户”牌匾;水边镇实行农村党员星级管理办法,每年对农村党员开展评星定级,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强化人才引领多措并举引育涉农人才
英德积极推进实施“英州计划”,强化人才引领作用。今年3月,在粤东粤西粤北率先实施人才工程项目县级扶持政策——英州计划,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工程,激发全市引进涉农产业和人才的动力,收到3个立项申报。尤其加大涉农人才培育力度,以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为抓手,先后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等政策,近三年举办了24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38人、农业技术指导员500多人次,为290名农村实用型人才开展学历教育,为乡村振兴输送大量涉农人才。
在涉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大胆创新,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如英德职校与广东温氏养猪公司、清远天龙食品公司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企业强大的畜牧产业群,共同实施“七个共同”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仅数量上得到保证,同时也更加贴近市场和企业需求。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焦莹
通讯员胡清华童玲黄振生
新闻推荐
2018年,在广东省年鉴质量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2017卷各级各类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英德年鉴(2017)》荣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