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家走进甘坑客家小镇开展采风写生交流活动。深圳侨报通讯员 张婷莉 摄
外国艺术家将古色古香的甘坑小镇定格在画布上。深圳侨报记者 陈遥 摄
“多彩与交汇”艺术沙龙活动现场。深圳侨报通讯员 冼余汉 摄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陈遥 通讯员 张婷莉) 继11月30日首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在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开幕后,12月1日,大芬油画村开展双年展平行活动,相继举办“向日葵的种子”互动讲座、甘坑采风写生交流、“多彩与交汇”艺术沙龙,让这场文化盛宴持续放光、精彩不断。
中西对话互动讲座
共商文化产业发展
中西方绘画艺术有哪些共通点?艺术与商界如何融合?大芬未来前进的方向在哪?12月1日上午,2018·首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互动讲座“向日葵的种子”在大芬美术馆举行,特邀国内外著名策展人、艺术家、产业实践先锋与文化产业专家,就绘画艺术、产业商业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埃玛努埃莱·贾奈蒂,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家,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王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邹文,中国美术家协会双年展办公室主任吕岩峰等国内知名专家代表同场对话,分享智慧观点。
此外,作为特约列席嘉宾,大芬美术家协会主席、原创画家谢非分享了其创作心得和对油画艺术本土化的独特见解;大芬美术产业协会会长周峰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如何走好艺术繁荣与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周峰认为,文化自信是大芬油画村繁荣兴盛的不竭源泉。2004年,大芬油画村以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产业模式亮相首届深圳文博会,成为分会场模式的开创者和分会场举办纪录保持者。借助文博会平台,大芬不仅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也促进了美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了艺术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与财富在这里转换。
中外画家走进甘坑
采风写生交流画技
午后的阳光洒在脸上,画板上斑驳的影子与画作相映成趣……12月1日下午,中外艺术家走进甘坑客家小镇开展采风写生交流活动,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画家用各自的绘画风格、独特技法,将古色古香的甘坑小镇定格在画布上。
写生活动中,外国艺术家对客家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次到深圳参加活动或者游览。同时,他们对首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表示肯定,认为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创出新高,他们将继续关注这项展览,希望见到更多不同国家的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学习,在这个美好的城市展出自己优秀的作品。
当晚,大芬油画村太阳山艺术中心还开展“多彩与交汇”艺术沙龙活动,内容集多元中西文化于一体,包括古琴表演和艺术交流两个模块,为国际化背景的参与人士提供一种浸入式文化体验。活动中,国内外艺术家及双年展相关人士共同讨论在当今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的艺术环境和市场中,艺术人及艺术创作该如何发展、何去何从等问题,并探讨展望促进国际艺术合作的必要性和具体方式。
新闻推荐
中山举办孙中山诞辰152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以文化为载体 多种方式弘扬孙中山精神
11月12日上午,中山市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仪式在孙中山故居举行。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五桂山下兰溪河畔,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