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凡
“英德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奋力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在日前召开的中共英德市十三届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吴耿淡代表市委向大会作报告。(详见1月17日《南方日报·英德视窗》)
新年之初召开的党代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新一年工作进行定调,意义不言而喻。报告内容丰富,目标指向可期,其中几个关键语句尤其值得认真解读——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结合英德实际,在科学研判、理清思路的前提下,吴耿淡指出要把英德打造为清远工业发展主战场、粤北生态保护先行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这四个目标视野开阔、涵盖范围广,从下至上,层层递进,而不变的内核,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报告对优先保护生态、加快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休闲旅游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由此形成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2019年全市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高水平保护。英德位于粤北地区,生态优势不言而喻,生态屏障的角色首当其冲。报告提到,发展进入新时代,群众期盼更好的生态环境,希望呼吸清新空气、常见绿水蓝天、用上优质生态产品。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摒弃资源型产业对生态环境过度依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高水平保护,要求坚守良好生态底线,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平衡与突破,既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又同步推进生态保护“升级版”,用“绿水青山”营造“金山银山”,打造可持续的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绿色发展。
发展特色农业。英德是农业大市(县),这是英德最大的实际,也是最大的“潜力板”。规模不大、产业链不长、产出率不高、带动性不强等等,都是当前传统农业亟需破解的“短板”。如何“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挖掘蕴藏在广大农村的创新创业激情,把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报告提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连樟、锦潭等区域品牌培育,打造英德农产品金字招牌。尤其提到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着力推进石牯塘锦潭小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促进“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元、协调发展的全域生态型旅游产业体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充分认识和理解其逻辑与意义,以改革的思维推进改革,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奋力实现目标的必然要求。
本期统筹:焦莹
新闻推荐
刘家洼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新华社发这是城河遗址墓地出土的器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