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新闻 清城新闻 清新新闻 英德新闻 连州新闻 佛冈新闻 阳山新闻 连山新闻 连南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佛冈新闻 > 正文

佛冈豆腐节:万人互掷豆腐“兜福”狂欢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2-21 06:17   http://www.kcqsx.com/


正月十三,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举办传统的豆腐节,万人相聚以互掷豆腐的方式“兜福”狂欢。魏亚男摄

热闹的舞被狮现场。袁小燕摄

2月17日,万人相聚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以互掷豆腐的方式“兜福”狂欢。

每年正月十三,是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传统的豆腐节。这天,社岗下村再次聚集了乡里乡亲和各地游客逾万人,他们一改往日的矜持,以一场狂欢激烈的“豆腐仗”,涂抹出心中对新一年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祈望。锣鼓声、鞭炮声、追逐嬉笑声,豆腐似雪花般在狂欢的人群间飞舞,打在人们脸上、身上。

豆腐节是社岗下村林氏族人元宵上灯、祭祖习俗中独具特色的一项民间风俗活动,村民以互相投掷豆腐、打豆腐仗的形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据了解,豆腐节在当地已有400余年历史,传承和记录了佛冈县高岗地区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习俗,于2007年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成为佛冈的民俗文化品牌之一。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与。

南方日报记者魏亚男

添丁迎灯

20户添丁家庭齐“上灯”

据介绍,社岗下村一年一度的豆腐节,实则是村民在元宵节期间贺新丁的节庆活动。每年,村中出生的男孩当中,出生时间最早的一个,即为“头丁”。而这个孩子的父亲,就是当年村中的“丁头”。

“豆腐节”的“上灯”环节颇具仪式感,也是重头戏。从正月初八开始,村里各位新丁的父亲在“丁头”的组织下,集资准备上灯用的花灯。每年的花灯都需要订做,由邻村的花灯老艺人纯手工扎制而成,上面装饰有富贵双全、一帆风顺、丁财两旺等祝福的话语。

到了正月十三,由村中的老者带队,“丁头”以及其他新丁的父亲组成浩浩荡荡的接灯队伍,将三盏花灯从墟市上迎回村中,一路上由凤舞队开路,锣鼓喧天,添丁的喜悦随着阵阵锣鼓声,洒满了村中的大街小巷。

而在这一天的下午,社岗下村上灯的队伍穿过拥挤的人群,进入祠堂焚香祭拜,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上灯”。记者在现场看到,伴随着鞭炮锣鼓声,“丁头”与全体添丁者一起拉紧吊挂花灯的绳索,将花灯升起挂在祠堂的顶樑上,这就是社岗下村传统元宵习俗“上灯”。与此同时,一场“豆腐大战”随之打响。

当天,作为社岗下村的异姓兄弟——墩下村的何氏兄弟也会前来庆贺。他们扛着上百斤重的烧猪,表演着独特的狮舞,一路走到林氏老祠堂,向林氏祖先上香祭拜,与林氏宗族的村民互致问候。到了中午,两个宗族的村民还要齐聚一堂,吃着客家特色的大盆菜,共同分享新年的喜悦。

“今年的豆腐节格外热闹。”作为今年的“丁头”林世康向记者介绍,“去年社岗下村共有20个男孩出生,我儿子最先出生,所以按照惯例,今年的"上灯"仪式应由我家牵头组织。村里共有3个祠堂,20户新添丁家庭集资订做了3盏大花灯,每个祠堂挂1盏,寓意如意吉祥、添丁发财。”据村中老者口述,林氏族人早在明朝就在社岗下村聚居,随着宗族的不断扩张,村里的林氏宗祠也从一个逐渐增加到了三个。

豆腐“兜福”

万人互掷豆腐狂欢

每年的豆腐节除了民俗民风活动,最吸引人的便是豆腐大战。下午2时,随着老祠堂里“上灯”鞭炮声的响起,等待已久的男女老少开始分发豆腐,有的把豆腐装在塑料桶里、有的将豆腐直接装在衣服口袋里。锣鼓声、鞭炮声响彻山村,豆腐大战正式打响。

去年添了丁的人自然最受豆腐“欢迎”。当添丁队伍从祠堂出来时,早已等在门外的人们即刻将豆腐掷向添丁队,继而一涌而上,几个人一起将添丁人举起,把大量豆腐涂抹在其身上,此时的嬉闹声、锣鼓声,围观者的笑语声汇集在一起,参与者、观看者一同沉浸在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今年社岗下村打造了1800平方米的豆腐节广场。广场上,当地村民和游客拿起豆腐互相投掷,三五成群,远掷近抹,追逐嬉闹。豆腐大战正酣时,天空仿佛下起了豆腐雨。互掷豆腐时,可以掷向任何人,被掷中的人不但不会发怒,反而觉得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降临。“身上被砸得越多,意味着新年得到的福气也越多。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发生过的一些矛盾摩擦,也会在豆腐大战带来的欢笑声中化解。”当地村民林伯告诉记者。

热闹的豆腐大战起源于明朝。相传在公元1609年正月十三,林氏族人按照习俗在祠堂里上灯聚餐。饭桌上,一个人无意中将豆腐甩到了旁边的人的身上,两个人互不相让,向对方扔豆腐,引起了一场豆腐仗。第二年,两人再次添丁,村民们认为是豆腐仗带来了人丁兴旺的好运,此后便有了约定俗成的“豆腐节”。人们互相投掷豆腐,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壮力健,生活富足。

全民同乐

村民共酿“百家豆腐”

豆腐节记录和传承了民间几百年的豆腐制作工艺。豆腐大战所使用的豆腐,是由村民提前准备。正月十一前后,社岗下村里豆香四溢。村民们都忙着将一桶桶的黄豆煮成沁人心脾的豆浆,加入石膏,豆浆又凝结成又白又滑的豆腐,摇身一变成为“豆腐大战”中的“弹药”。

“今年准备了1500多斤黄豆,酿制出4000多斤豆腐。”高岗镇社岗下村村民理事会会长林弈茂告诉记者,豆腐“弹药”达到可食用的安全等级,不同的是,与平时餐桌上的精酿豆腐相比,这些豆腐掺杂了豆渣。今年社岗下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参与到“豆腐节”所需豆腐的酿制中,“村民们用自己所种的黄豆制作豆腐,然后收集起来,统一放置。”

正月十三当天,一桶桶的豆腐用货车运到村中,村民们通过热闹的豆腐大战,在你来我往间,将以前的矛盾与不悦一扫而光,一把把雪白的豆腐,成为了社岗下村最为独特的新年祝福。

█纵深

充分挖掘特色文化

打造民俗节庆品牌

近年来,佛冈县逐年兴办各具特色的民俗节庆,其热闹、兴旺的景象印刻在很多佛冈人和游客的心中。除了豆腐节,还有哪些具有佛冈特色的民俗节庆?民俗节庆的兴办为佛冈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带来哪些影响?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佛冈县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办公室工作人员邓波表示,特色民俗节庆的举办将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佛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

目前,佛冈县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粤中画廊,泉说佛冈”旅游品牌。佛冈依托高岗豆腐节、汤塘舞被狮、温泉节、荷花节等民俗活动,培育了一批极具佛冈特色的节庆品牌,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内涵。

“利用民俗节庆可开发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丰富佛冈的旅游项目。这些节庆活动贯穿一年的不同季节、时令,吸引游客体验各具特色的节庆所具有的不同庆祝方式和习俗。”邓波认为,利用这些民俗节庆开发乡村旅游,要本着节庆本身的传统,挖掘其文化渊源、传统庆祝活动和饮食,在此基础上与佛冈实际情况结合,以其丰富的知识性、形式的多样性,创新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据佛冈县史志办编辑朱家佑介绍,佛冈虽然建置至今只有200多年历史,但风土人情、民间习俗极其丰富,多姿多彩。佛冈人主要由两大民系组成:广府人,讲粤语,居住地主要分布在水头、石角、汤塘、龙山镇;客家人,讲客家话,居住地主要分布在高岗、迳头镇。由于佛冈的广府人和客家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南迁前的发源地不同,因此民俗也存在一些差异。

佛冈广府人有颇具特色的舞被狮、舞鲤鱼灯、舞春牛、接三王等精彩纷呈的民俗,其中舞被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鲤鱼灯、接三王等民俗被列入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客家人的民间习俗也多姿多彩:逢年过节蒸腍肉、酿豆腐,姑娘出嫁时绞面,办盛事时接圣公圣母,元宵上灯的独特豆腐节,重大庆典的舞鸡公狮,春节期间舞火龙,闰月年份做牛朝等,其中豆腐节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鸡公狮被列入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魏亚男

█链接

佛冈特色节庆活动

舞被狮:婆媳和睦的粘合剂

舞被狮是汤塘镇围镇村的刘氏家族在长期农耕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文化活动。据《广州地名志》记载,围镇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舞被狮这一奇特风俗,起源于清代初年。相传该村刘氏始祖迁徙到围镇村时,在村背后山觅得一处叫“狮听鼓”的地方,本来用以葬其父,但在择得吉日安葬时,却误将其亡母遗骸运去。

在安葬时刻,正值烈日当空,为避免太祖婆骸骨被烈日暴晒,一位刚生了男丁不久的媳妇,把裹婴儿的花被裙张开遮挡烈日,太祖婆的遗骸就这样在花被裙的遮掩下安葬。当年该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刘氏族人认为这是太祖婆庇佑的结果。

于是,该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及十六日,为祈求太祖婆保佑后代添丁发财,而产生舞被狮习俗。舞被狮时,由村中最年长的女性主持,参加活动的是上年结婚和添丁家庭的媳妇和婆婆。婆婆在前抓住被单两角当狮头,媳妇在后配合婆婆舞动,寓意婆媳和睦,母爱代代传承。

围镇村的妇女舞被狮闹元宵的习俗代代相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舞被狮传统民俗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鲤鱼灯:年年有余的企盼

汤塘镇田心村黄氏族人每逢春节有舞鲤鱼灯庆贺的习俗。此习俗表达村民企盼来年丰收,年年有余的心愿。据资料记载,他们的祖先生活在水乡顺德,水乡人以捕鱼为生,以鱼为图腾,期盼鱼获丰收。明洪武元年(1368年)部分黄氏族人搬迁到此地,选择在一个称为“九鲤落潭”的山间谷地建造村庄。为纪念前人在水乡生活的日子,建村时,在围屋中间建造一座较高的状似网顶的房屋。整个围屋布局就像一张撒开的渔网。围屋大部分的壁檐、门额均雕刻和画上跟鲤鱼有关的灰雕、壁画,并在围屋前面砌筑了鱼头、鱼身鱼尾形状的3口风水池塘。

村落建成后,村民安居乐业,每到春节期间,村民们总是举着用竹篾、纱纸制作的鱼、虾、蟹、蚌等形状的灯笼,在鼓乐队的伴奏下,跳起各种舞步,场面十分热闹。舞鲤鱼灯分为3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鲤鱼打产”,即鲤鱼产卵,变成一群群小鱼,寓意人丁兴旺,年年有余(鱼);第二个环节是“鱼跃龙门”,鲤鱼跳出龙门,到更广阔的水域觅食、生存,寓意走出家门,到外面打拼创业,成就一番事业;第三个环节是“鲤鱼化龙”,鲤鱼不断发展壮大,寓意村民创业颇有成就,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汤塘牛肉节:霜降吃牛肉

每年霜降时节,汤塘镇四九片区就迎来热闹的牛肉节。“霜降吃牛肉”的习俗在汤塘镇四九片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明朝年间,汤塘镇四九菱塘村有一个五口之家,丈夫黄松,妻子邓莲,育有两儿一女。有一年,妻子邓莲身体不适,上吐下泻,四处寻医吃药不见好转,短时间内10余村民亦相继感染。霜降之日,黄松叫来几个村民把自己饲养的水牛宰了,并将牛肉及牛骨分发到各患病的村民家中。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患病的村民吃了牛肉后病情不仅有所缓解,而且逐渐痊愈。因此,当地村民希望通过吃牛肉祈求祛疾除病,消灾避祸,保佑吉祥顺利。

荷花节:赏万荷争艳美景

从2016年开始,每年盛夏之际,迳头镇官塅围千亩荷花竞秀之时,佛冈以千亩荷塘自然生态景观为依托,通过歌舞文艺演出、多品种荷花展示、摄影体验、荷花主题美食等方式,为各地游客打造一年一度的荷花盛会,并连续数天举办荷花节。

官塅围作为迳头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建有荷花特色小镇,种植有40多个品种的荷花,配套有游客服务中心、乡村公园、农家乐蔬果采摘区等,还新落成了官塅围生态酒店。2018年,在佛冈县第三届荷花旅游文化节上,荷花小镇不仅借荷花节邀请游客们前往观赏万荷争艳的夏日美景,还围绕荷花进行了深度开发,新增了国防枪械、机器人展览,养殖了小龙虾,打造了近10道主题菜肴,推出了荷花盛宴。游客在这里可以游花海、尝农家菜、住乡村酒店。袁小燕

新闻推荐

佛冈新增11条美丽乡村其中整洁村4条,示范村7条

清远日报讯记者钟盛祺近日,市美丽乡村办公布了2018年度第一期美丽乡村验收通过名单,在这当中,佛冈县有11条村上...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佛冈豆腐节:万人互掷豆腐“兜福”狂欢)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