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记者彭勇珍刘洋通讯员清环宣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在其官方网站上“报喜”,清远市今年1月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开门红”,1月份清远市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超90%,相较于2018年提升19.3%,空气质量六项指标中,除PM2.5外,其余五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1月份空气优良率达90.3%
按照往年的经验,每年一季度一直是清远市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以过去的2018年为例,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原省环保厅)的要求,清远市2018年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必须达到89%,也就是说清远市全年空气污染天数必须控制在40天以下。而实际情况是2018年前三个月,清远市污染天数就已经超过20天。这也导致清远市全年空气质量保护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为扭转清远市环境空气质量落后的被动局面,清远市今年提前布局打响“蓝天保卫战”。新年伊始的1月3日,市政府组织召开清远市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会议,副市长彭裕殿出席会议并对全年空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要求,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人民政府及各相关市直单位分管负责人出席会议。当天会议上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并公布了清远市初步划定的烟花爆竹禁燃区。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冯宇介绍,今年以来,除了强化烟花爆竹禁燃管控外,全市还通过采取强化工业企业执法检查、强化城市道路扬尘治理、强化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强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精细化管理、强化督查检查等“六个强化”措施,来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清远市今年1月份空气质量的确有所提升。1月份清远市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90.3%,同比提升19.3个百分点,污染天数3天,而2018年1月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71%,污染天数9天。影响空气质量六项指标中,除PM2.5外,其余五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而2018年1月清远市PM10、PM2.5、二氧化氮三项指标超出国家二级标准。
禁燃出实效,除夕夜告别重度污染
为何一季度沦为清远市大气污染“重灾区”?冯宇介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春节烟花燃放。
烟花燃放对清远市的影响有多严重,从往年的数据或可知悉。2015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小时值最高点出现在年初一凌晨零点,对应污染指数值为535,达到严重污染。2016年年二十九至年初三期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为PM2.5,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小时值最高点出现在年初一凌晨1时,对应污染指数值为343,同样也达到严重污染等级。2017、2018两年清远市在大年三十到初一这两天内污染指数也同样达到重污染等级。
情况在今年出现好转。据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清远市区2月5日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02,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等级。其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76微克5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为90微克5立方米。这也是清远市连续多年来在除夕夜首次告别重度污染。
自清远市今年1月份划定禁燃区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清城区公安分局从2019年1月起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检查整治工作。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查处涉嫌未经许可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的窝点13个,收缴不及格爆竹、生产厂家的私炮共726箱(件),并将涉案的有关人员传唤到公安机关作进一步处理。期间,清城区公安分局联合区安监、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销毁依法收缴非法烟花爆竹564箱(件),依法行政拘留涉烟花爆竹违法人员6人。
清远本地市民蔡阿姨今年也过了一个较往年要安静的除夕。“今年过年那几天的确感觉到鞭炮少了很多,市区也安静了,但偶尔还是会听到一些放鞭炮的声音。”蔡阿姨说。
“这也说明清远市禁燃烟花爆竹的措施收到了实效,今后我们的"六个强化"措施还将继续推进。”冯宇说。
新闻推荐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本报采写20多篇报道约3万字用“四力”讲述清远故事
2月3日,伴随着热闹的舞狮活动,“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之“乡里乡亲过大年文明乡风拂连樟”在英德连樟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