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记者陶奇通讯员张战一因租金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委托租地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委托方不得不寻求司法调解。2月20日,英德市石牯塘司法所成功调处了一起延时多日的租地合同经济纠纷,既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据了解,2018年11月12日,谢某、谭某、曾某口头委托李某代租七姑仙村民小组所属的高湾岭(地名)用于种植鹰嘴桃,面积不得小于70亩,并支付给了李某1万元用于租用高湾岭刘某甘蔗地的定金、5万元用于租用另外三户村民土地的定金,约定租金为每年每亩350元,在一个月后(12月12日)交地使用。
期间,因租金的处置问题,谢某三人、李某以及租地村民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只能实现租地面积45亩,未能达到70亩面积的预期底线目标,导致租地行为搁置。双方因此无法履行原协议,引发合同经济纠纷。随后,双方当事人多次协商未成。2019年1月23日,谢某一行人遂向石牯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石牯塘司法所所长、调解委员会主任张祥奖在得知情况后,组织石牯塘司法所、镇综治办、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组成联合调解小组,并先后到李某及租地农户家中调查了解情况。
2月20日,张祥奖组织矛盾双方到石牯塘司法所进行调解,针对争论焦点一一解答,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调解员同双方反复沟通、解释后,经过10多小时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协议规定:李某返回剩余的9750元定金给谢某一行,李某弥补谢某方损失20250元;李某代谢某一行与村民们的租地协议,由李某与村民处置,与谢某方无关。
至此,一宗租地合同经济纠纷尘埃落定。
新闻推荐
日前,《英德年鉴(2018)》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英德年鉴》是中共英德市委员会、英德市人民政府组织编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