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廖敬华作政府工作报告。清远日报特约记者雷发清摄
昨日,阳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清远日报特约记者雷发清摄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雷发清王媛婷2月26日上午,阳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县委书记余国平主持会议,县长廖敬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焕明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谱写阳山绿色崛起新篇章,奋力开创新时代阳山改革开放新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结出丰硕果实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阳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良好发展态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4.05亿元,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4.7%,基本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一年,阳山保增长、促转型,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域绿色产业开发有新成效。小江雷公岩、杨梅桔子塘2个风力发电项目部分机组并网发电;18个光伏扶贫电站全年发电量4379万千瓦,收益4292万元;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及机动车检测线项目建成营业;阳山兴农产业园(助农服务中心)、清农电商阳山鸡现代产业园动工建设;荣获“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县”称号。全域旅游创建取得新进展。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建立全域旅游发展建设项目库;全面启动建设7条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旅游线路;神峰关生态旅游度假区、岭背镇南岭水乡项目建成营业;成功举办2018年广东省名山登山大赛第八届登山节暨阳山首届“阳驴”登山徒步嘉年华活动以及一系列乡镇节庆活动;全县接待游客53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7亿元,均增长8.6%。重点项目建设推出新举措。举办促进“四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活动,推出重大建设项目92个,总投资363.5亿元;全县63个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4.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4.1%,其中1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9.6%。招商引资有新突破。新引进项目52个,增长116%;合同资金31.1亿元,增长8%。
同时,阳山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发展活力不断迸发。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市级验收,完成土地确权41.4万亩,占应确权土地的98.4%;完成颁证92126户;2115个经济社完成土地整治整合,土地整治整合经验得到中央农办介绍推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阳山鸡、淮山、西洋菜等6个产品列入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阳山成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新增农业企业21家、合作社71家;新增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示范社1家;申报创建优质蔬菜(越夏)产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七拱火岗村水稻公园等10多个项目,大崀松林村、小江下坪村、黎埠升平村等示范片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其他各领域改革方面,加大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完成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过去一年,阳山强化建管、促进文明,城乡面貌有效提升。县城环境明显提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累计1520条自然村(20户以上)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率84.5%;成功创建80条“整洁村”标准以上美丽乡村;52个省定贫困村634条自然村(20户以上),全部完成新农村示范村和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文明淳化氛围浓郁,广泛开展蓝丝带、“全员文明劝导”等活动,“守法、知礼、亲善”氛围日益浓厚;阳城镇、青莲镇荣获市“文明镇”称号,青莲镇、秤架乡荣获市“卫生镇”称号。
与此同时,阳山狠抓治理、强化保护,生态文明取得实效。深入实施《阳山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其方案;全面整改“2018年红线行动”反馈的问题;大力整治矿山违法开采行为。积极配合省市做好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完成森林碳汇造林1.46万亩、封山育林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6个百分点。黎埠、秤架2个镇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站建成运营。镇级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全面落实“河长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交办的25宗案件全部结案。
此外,阳山注重民生、共享和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精准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累计8707户17922名相对贫困人口实现预脱贫,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1.3%。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民生领域支出25.4亿元,增长39.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48户。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成功举办2018中国·阳山韩愈文化研讨会,成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韩愈研究中心阳山基地”;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日益完善;法治建设不断强化。
坚定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就如何实现上述目标,会议强调: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攻绿色产业开发,计划安排市、县重点项目65个,年度投资31亿元;全力确保“四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落地见效;全面完成7宗水电增效扩容项目;力争杨梅桔子塘、小江雷公岩风力发电项目全部机组并网发电;完成七拱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城东生态产业园规划修编工作;促进碳酸钙就地深加工率达到80%,力争大理石深加工率达到40%;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认定县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以上。做活招商引资,力争引进项目20个以上,合同投资30亿元以上;力争每个乡镇培育扶持1家以上就地型“乡村企业”。主打全域旅游,完成与深圳伙伴华侨城知名企业合作签约;力争秤架、杨梅成功创建森林小镇,启动青莲文旅小镇创建工作;全力打造7条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岭背镇蒲芦洲旅游项目建成运营;争取省、市支持推进石螺森林温泉等旅游项目开发;持续办好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力争全年旅游人次达到600万。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会议强调,坚定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四个致富、五个梯度创建、六个留下”,筑牢乡村振兴基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3个三工程”,构建“3+X”特色优质农业产业体系。力争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力争新增“三品一标”5个。成功创建优质蔬菜(越夏)产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阳山兴农产业园、十大农旅结合基地(农业公园)、供珠港澳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全县1792条自然村(20户以上)全部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60%以上的自然村创建成为“整洁村”标准以上美丽乡村。加快推进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确保50%以上的自然村(20户以上)创建成为“示范村”标准以上美丽乡村。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守法知礼亲善”行为准则,积极开展文明村、法治村、文明家庭、善美人家等评选活动。
会议强调,坚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力创建文明县城。争取2020年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全面完成江滨公园景观工程、县城扩容提质建设工程(公共配套设施)一期项目、思贤路与星月路连接线建设工程;投入3.28亿元实施县城扩容提质建设系列工程(景观提升和市政道路项目),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实施《阳山县镇街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100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工程、200公里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工程和10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积极配合做好广连高速(阳山段)建设工作;完成6万亩高标农田建设、26.8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垦造水田3000亩。
同时,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加强生态保护,深入实施《阳山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重构“鸢飞鱼跃”的自然山水美景,让阳山蓝、阳山绿成为阳山的“底色”和“发展王牌”。深化环境治理,力争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4%。推进生态建设,实施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重点生态工程,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8%。
此外,坚定推进民生保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力抓好脱贫攻坚,持续提升保障水平,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新闻推荐
温建雄到韩愈中学授课开讲“开学第一课”运用生动鲜活案例 提高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王媛婷通讯员陈庆庭2月18日上午,韩愈中学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暨禁毒安全教育第一课在阶...